癘風煎

LI FE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絳囊撮要》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1%
肝經 11%
胃經 11%
大腸經 11%
小腸經 11%
三焦經 11%
心包經 5%
心經 5%
腎經 5%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癘風煎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清肺止咳的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水之功,可有效祛除體內濕熱,並改善因濕熱蘊結所致的水腫、咳嗽、氣喘等症狀。

此外,桑白皮還能清熱解毒,對於癘風所致的熱毒熾盛,也有緩解作用,有助於促進病體康復

癘風煎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功效。癘風症多因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大黃可清熱瀉火,驅散毒邪,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癘風症的疼痛和腫脹。

綜上所述,大黃在癘風煎中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癘風症。

癘風煎中包含芒硝,主要因其具備以下特性:

  1. 清熱瀉火,軟堅散結:癘風煎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筋脈拘攣的疾病,芒硝性寒,能清熱瀉火,並能軟化堅硬的結塊,有助於緩解筋脈僵硬,消除熱毒。
  2. 通腑導滯,利水消腫:芒硝能通利大腸,瀉下通便,並能利水消腫,對於熱毒導致的便祕、水腫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總之,芒硝在癘風煎中起著清熱瀉火、軟堅散結、通腑導滯、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筋脈拘攣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癘風煎」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癘風

方劑組成:

  • 桑白皮:清肺熱、止咳化痰。
  • 大黃:瀉下通便、涼血解毒。
  • 芒硝:軟堅散結、潤燥滑腸。
  • (加味) 鴿屎:依據古文內容,若有蟲,可加鴿屎同煎。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此方神驗。千金不易。」以及「無風處日洗一二次。如有蟲。加鴿屎同煎。如爛。用琥珀末搽患處。」可以推測「癘風煎」主要用於外洗治療癘風。

癘風,在古代醫學中可能泛指一些具有傳染性、造成皮膚潰爛的疾病,例如與現代醫學的麻風病有所關聯。

方中桑白皮雖主要功效為清肺熱、止咳化痰,但在此方中可能取其清熱之效,或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在此方中,可能取其「解毒」的特性,有助於清除體內的毒素,進而改善皮膚症狀。

芒硝能夠軟堅散結、潤燥滑腸。在此方中,其「軟堅散結」的特性可能有助於軟化患處的硬結,促進患處的修復。

鴿屎的加入,則明確指出針對「有蟲」的情況。鴿屎在中醫裡具有殺蟲的功效,可推測古人認為某些癘風病症與「蟲」有關。

琥珀末則用於患處潰爛的情況,琥珀具有生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能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總結:

「癘風煎」的治療原理,可以理解為透過外洗的方式,利用藥物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殺蟲等特性,來處理癘風所造成的皮膚病症。然而,由於古文記載簡略,且古代醫學對疾病的認識與現代醫學有很大差異,因此,對於此方的具體作用機理和適用範圍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時古籍中對於癘風的定義並不明確,需要更進一步考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癘風煎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芒硝具有利濕的功效,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癘風煎時,一定要遵醫囑,不要自行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癧風煎, 出處:《絳囊撮要》。 組成:桑皮1撮,大黃1撮,芒硝1撮。 主治:癧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