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散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麻的功效: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解表散風、清熱解毒之效。其能疏散風邪、清熱解毒,適用於外感風熱、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方劑的組成: 升麻散主要針對外感風熱之症,以清熱解表為主。升麻作為方劑中的主要藥物,其辛涼解表的特性與方劑的功效相契合,有助於疏散風邪、清熱解毒,達到治療目的。
升麻散中加入木通,主要是基於其 利水通淋 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目的。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 清熱利水、通淋止痛 的作用。升麻散主要治療外感風寒、濕邪阻滯所致的 發熱、頭痛、惡寒、肢體痠痛、小便不利 等症。
木通可以 清解濕熱,利尿通淋,幫助排除體內濕熱,促進小便通暢,從而減輕患者的 發熱、頭痛、小便不利 等症狀,與升麻、柴胡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表、利水通淋的功效。
升麻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 升麻散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口渴、咽喉腫痛等。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解毒之效,可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配合升麻等藥物,可更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熱病症狀。
- 行氣通便: 升麻散中還含有柴胡、葛根等藥物,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大黃性滑,可促進腸道蠕動,通便排毒,配合其他藥物,可更好地疏通經絡,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升麻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升麻性寒,味苦,有發汗解表之效,但過寒易傷陽氣。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效,可緩解升麻的寒性,使其藥性更加溫和,避免過於寒涼傷及脾胃。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升麻的解表發汗作用,使藥力更為強勁,更快地發揮治療效果。同時,甘草還能補脾益氣,減少升麻對脾胃的負擔,提升整體療效。
升麻散中包含犀角,主要源於古代醫學理論與當時的藥物觀念。犀角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開竅的功效,特別是針對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狀,具有獨特的療效。
古人認為犀角能「解毒辟邪」,對於瘟疫流行時期的熱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在古代醫學中,犀角被廣泛用於治療熱性疾病,並被納入一些重要方劑中,例如升麻散。
升麻散中添加芒硝,主要是利用其瀉熱通便的功效。
升麻散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等。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的功效,可通過清熱解毒,通利腸道,排出體內積熱,達到緩解發熱、咽痛等症狀的效果,與升麻、葛根等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解表的功效。
升麻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解表: 升麻散主治風熱表證,而石膏性寒,善清熱解表,與升麻、葛根等藥物相伍,可有效解除表證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
- 瀉火解毒: 石膏入肺經,具有清肺熱、瀉肺火之效,可有效抑制因風熱上襲肺經而引起的咳嗽、痰黃等症狀。此外,石膏還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升麻散清除因風熱邪毒入侵而導致的體內熱毒。
因此,石膏在升麻散中起著清熱解表、瀉火解毒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風熱表證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升麻散 」是由升麻、木通、大黃、甘草、犀角、芒硝、石膏等七味藥材組成的一種複方中藥,主治功效為喉痹。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它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犀角能有效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濕痹,骨節痠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犀角在中藥中被認為具有解毒功能,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特性。犀角性寒,味苦、澀,入心、肝二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之功效。另外,犀角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能清退溫熱,涼血止血。用於溫病熱入血分、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斑疹、吐血、衄血、下血等症。
中藥方劑「 升麻散 」,主要成分是:升麻、木通、大黃、甘草、犀角、芒硝、石膏,主治功效是:喉痹。
傳統服藥法
川升麻1兩,當歸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藁本半兩,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酸棗仁1分,細辛1分,白芷1分,芎藭1分。
上為細散。
每用1錢,以綿裹,常含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一。 組成:升麻、獨活、蒼朮、牡丹皮各等分。 主治:腳氣。
升麻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三。 組成:升麻1兩半,赤芍藥1錢,人參1錢,桔梗1錢,葛根1錢,薄荷1錢,防風1錢,甘草5分。 主治:上膈熱壅,口舌生瘡。
升麻散, 出處:《誠書》卷六。 組成:川升麻1分,木通1分,絡石葉(炒)1分,大黃1分,甘草(炙)1分,犀角1分,川朴消3分,石膏3分。 主治:咽喉腫塞。
升麻散,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升麻1兩,赤芍藥1兩,人參(洗)1兩,桔梗(去蘆)1兩,乾葛1兩,甘草(生用)半兩。 主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十三。 組成:升麻1兩,黃芩1兩,人參1兩,麥門冬1兩,梔子仁1兩,柴胡1兩,茯神1兩,瓜蔞根1兩,犀角屑1兩,知母半兩,甘草半兩。 主治:妊娠壅熱,心神煩躁,口乾渴逆。
升麻散, 出處:《明醫指掌》卷六。 組成:白芷2錢,當歸2錢,熟半夏2錢,白茯苓2錢,蒼朮1兩,乾葛1兩,升麻1兩,桔梗1兩,枳殼5錢,大黃5錢(蒸),白芍藥7錢,陳皮1兩半,甘草1兩半。 主治:厲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