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養血湯

SHENG JIN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肝經 18%
肺經 15%
胃經 14%
脾經 13%
大腸經 5%
膽經 5%
腎經 4%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生津養血湯」中包含當歸,乃因其藥性平和,兼具生津養血之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養血補血、潤腸通便、活血止痛之功效。在生津養血湯中,當歸可滋補血虛,改善血津不足,從而達到生津潤燥的效果。同時,當歸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有利於氣血運行,進一步增強生津養血的功效。

此外,當歸還可與其他藥材相配伍,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生津養血的目的。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有助於養血生津,改善因血虛津虧而引起的口乾舌燥、面色蒼白等症狀。

2. 疏肝解鬱,調節情緒:川芎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能緩解肝氣鬱結,舒緩情緒,改善因肝氣不舒而引起的胸悶、脅痛、煩躁等症狀。這對於一些因情志不暢而導致血虛津虧的患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對於氣血不足、肝氣鬱結所致的口乾舌燥、面容憔悴、經期不順等症狀,白芍能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改善血虛之症。
  2. 緩解燥熱: 生津養血湯常用於治療陰虛內熱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白芍入肝經,能滋陰降火,緩解因熱傷津液所致的燥熱症狀,配合其他滋陰生津藥物,達到清熱生津、養血潤燥的目的。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生地黃」乃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1. 滋陰生津: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三經,具有滋陰降火、生津止渴之效。此湯方主治陰虛津虧,症狀如口乾舌燥、咽乾脣裂、五心煩熱等,生地黃可有效滋養陰液,緩解燥熱症狀。
  2. 涼血止血: 生地黃同時具有涼血止血之功,可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此湯方若針對血虛兼有血熱者,生地黃可兼顧養血和清熱之效。

綜上所述,「生地黃」的滋陰生津和涼血止血功效,使其成為「生津養血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生津養血湯中包含知母,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瀉火、滋陰生津的功效。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能清肺熱、降腎火,對於因熱邪傷津、陰液虧損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發熱便祕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知母還能滋陰潤燥,對於陰虛津虧、虛火上炎導致的口舌生瘡、皮膚乾燥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知母,可以起到清熱生津、滋陰潤燥的作用,幫助改善患者的陰虛津虧狀態。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柏味苦寒,性燥,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若患者出現熱毒熾盛,陰虛火旺,導致津液虧損,血熱妄行,則黃柏可清熱降火,涼血解毒,以達到滋陰生津、養血止血之目的。
  2. 抑制肝腎虛火: 肝腎陰虛可導致虛火上炎,引發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黃柏可清瀉肝腎虛火,降低體內燥熱,使津液得以生化,從而達到滋陰生津、養血的效果。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生津: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陰虛津傷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咳嗽少痰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 養血潤燥: 麥門冬除了生津,還能養血潤燥。對於因陰虛血燥引起的皮膚乾燥、毛髮枯燥、心煩失眠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麥門冬在生津養血湯中發揮著滋陰生津、養血潤燥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石蓮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生津止渴: 石蓮肉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津液虧損導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石蓮肉可以有效緩解。
  2. 涼血止血: 石蓮肉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療因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在生津養血湯中,石蓮肉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涼血止血效果。

總之,石蓮肉在生津養血湯中發揮著生津止渴、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症狀。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的功效。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生津止渴,並能涼血止血,對於陰虛津傷、肺熱燥咳、口渴咽乾、血熱妄行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生津養血湯中加入天花粉,可加強方劑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滋陰潤燥、養血止血的功效。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黃連,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但其苦寒之性亦能斂陰止渴生津

生津養血湯多用於陰虛津傷,熱盛傷津的病症,黃連的清熱瀉火之功,可熄滅虛熱,並以其斂陰之性,滋養津液,改善津液虧損,達到生津養血的效果。

因此,黃連在生津養血湯中,不僅能清熱,更能以其苦寒之性,反佐生津,達到藥效互補的效果。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生津止渴:烏梅味酸,入肝、肺經,具有收斂生津之效,能有效緩解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血虛而引起的口渴。
  2. 斂肺止咳:烏梅性寒,能清熱斂肺,對於因肺熱燥咳、痰少咽乾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同時,烏梅還能收斂肺氣,幫助止咳,進一步促進血虛的改善。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之效。生津養血湯多用於熱病傷津、口渴咽燥、血虛發熱等症狀,薄荷可清熱解暑,緩解發熱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生津、涼血止渴之功效。

2. 疏散風熱: 薄荷亦有疏散風熱、止癢消腫之功。若患者伴有風熱感冒症狀,如鼻塞流涕、頭痛發熱,薄荷可疏散風熱,緩解感冒症狀,增強湯劑的治療效果。

生津養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之性。生津養血湯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這些藥材的偏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負擔。

二、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生津止渴、解毒的作用。加入生津養血湯中,可以增強其生津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生津養血湯

中藥方劑「生津養血湯」,主治上消、火盛制金、煩渴引飲。其組成包括: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薄荷:薄荷性辛涼,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黃柏: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黃連: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麥門冬: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生地黃:生地黃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天花粉:天花粉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烏梅: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 知母: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總結

生津養血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上消、火盛制金、煩渴引飲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 川芎8分, 白芍(煨)1錢, 生地黃(酒洗)1錢, 知母5分, 黃柏(蜜水炙)5分, 麥門冬1錢, 石蓮肉5分, 天花粉7分, 黃連8分, 烏梅5分, 薄荷5分, 甘草(炙)5分。
上銼一劑。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生津養血、清熱除煩的功效,適用於上消,火盛制金,煩渴引飲等症狀。但本方有滋膩礙胃的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津養血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當歸1錢,川芎8分,白芍(煨)1錢,生地黃(酒洗)1錢,知母5分,黃柏(蜜水炙)5分,麥門冬1錢,石蓮肉5分,天花粉7分,黃連8分,烏梅5分,薄荷5分,甘草(炙)5分。 主治:上消,火盛制金,煩渴引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