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毒黃龍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該方旨在治療濕熱痰濁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半夏可以有效去除痰濕,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
- 降逆止嘔: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濕熱痰濁上逆,容易引起嘔吐、噁心等症狀。半夏可抑制胃氣上逆,幫助止嘔,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消毒黃龍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化濁止瀉: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茯苓,有助於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減少濕濁之氣的產生,進一步達到止瀉的目的。
- 輔助清熱解毒:茯苓味甘,性平,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方劑中加入茯苓,可輔助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更加有效的治療效果。
消毒黃龍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消毒黃龍丸中含有多種藥材,性質偏燥熱或寒涼,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降低毒副作用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平和、安全。
2. 增強藥效:甘草能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增強其藥效。例如,甘草能增強黃芩的抗菌消炎作用,並能與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使藥物療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毒黃龍丸」分析
傳統功效主治
"消毒黃龍丸"主治暑熱傷中所致之各種症狀,包括:
- 中暑初期症狀:煩躁不安、身體發熱、出冷汗、頭痛等
- 暑熱引發的消化症狀:痰多咳嗽逆氣、噁心嘔吐、口乾舌燥、胸悶腹脹、食慾減退
- 暑熱久伏所致慢性病症:反覆發作性瘧疾、黃疸、日漸消瘦、精神不振嗜睡
- 暑濕困阻中焦之全身症狀
方劑組成分析
藥物組成與配伍
半夏(半斤):
- 君藥,藥性辛溫,降逆止嘔、燥濕化痰、消痞散結
- 量大為君,針對暑濕中阻、痰飲上逆之病機
茯苓(二兩):
- 臣藥,甘淡平,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 助半夏利濕化痰,兼能健脾以杜絕生痰之源
甘草(生用,二兩):
- 佐使藥,甘平,清熱解毒、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 生用尤能清暑熱之毒
生薑汁(作糊為丸):
- 使藥,辛溫,解表散寒、溫中止嘔、解毒
- 助半夏降逆止嘔,並制其毒性
服藥引子:
- 生薑湯送服:增強溫胃止嘔之效
- 新汲水送服(煩躁時):取其清涼之性以清心除煩
製劑工藝
- 「上為細末,生薑汁作糊為丸」:增強止嘔效果,緩釋藥力
- 「如綠豆大」:劑型小巧便於吞服,尤適於噁心症狀患者
- 服法靈活:可依症狀選擇不同藥引,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特點
治療原理
化痰祛濕以解暑:
- 暑多挾濕,易傷脾胃,半夏、茯苓化痰利濕,暢通中焦,消除濕邪困阻
和胃降逆以止嘔:
- 大量半夏配生薑,辛開苦降,治療暑濕所致噁心嘔吐、胸膈不利
健脾益氣以固本:
- 茯苓健脾,甘草益氣,預防暑濕傷脾引起食慾減退、日漸消瘦
清解暑熱以除煩:
- 生甘草清熱解毒,配新汲水送服可增強清心除煩之效
標本兼治防傳變:
- 既可治療暑熱當下症狀,又能預防暑毒內伏所致瘧疾、黃疸等後遺症
此方體現「治暑必兼治濕」、「治中焦如衡」的中醫治療原則,通過化痰祛濕、和胃降逆來解除暑濕困阻,恢復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從而改善一系列相關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半夏半斤,茯苓2兩,甘草(生)2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作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0丸,生薑湯送下;煩躁,新汲水送下,不拘時候。
消暑丸(《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消毒丸(《三因》卷五)、黃龍丸(《永類鈐方》卷二十一引《全嬰方》)、消暑丹(《元戎》卷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毒黃龍丸,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半夏半斤,茯苓2兩,甘草(生)2兩。 主治:中暍煩躁,汗出身熱,頭疼,痰逆惡心,口燥多渴,胸膈不利,飲食減,昏困嗜卧;又暑毒熱氣內伏,久久不已,變成痎瘧、黃疸,減食,日漸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