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海桐散中加入獨活,主要是針對其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海桐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而獨活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疏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起到緩解疼痛、恢復肢體功能的作用。
此外,獨活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例如與海桐皮、秦艽等藥材配合,共同發揮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作用,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海桐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能通經活絡、引血下行,對於因血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川牛膝還有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配合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海桐散中加入秦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海桐散主治風寒濕痺,肢體疼痛,筋骨拘攣等症狀,而秦艽的藥性恰好能針對這些病症,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 活血通絡: 秦艽除了祛風濕外,還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以改善因風寒濕痺引起的血液循環障礙,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進一步緩解疼痛。
因此,海桐散中加入秦艽,不僅可以祛風濕止痛,更能活血通絡,達到治療風寒濕痺的目的。
海桐散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海桐散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而桂枝可溫經散寒,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桂枝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修復,有利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局部瘀血腫脹。
總而言之,桂枝在海桐散中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濕痹的功效。
海桐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海桐散主治血熱妄行,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鼻出血、牙齦出血、咯血等。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出血。
2. 滋陰潤燥: 海桐散中部分藥物如海桐皮、地榆等,性偏燥,容易傷陰。生地黃能滋陰潤燥,起到緩解燥熱,保護津液的作用,防止藥物過於燥烈,損傷正氣。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既能清熱涼血止血,又能滋陰潤燥,協調藥性,使海桐散療效更佳。
海桐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海桐散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陳皮加入方中,可以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消除脹滿,緩解嘔吐、泄瀉等症狀。
- 行氣止痛:陳皮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海桐散中,若因氣滯血瘀而出現疼痛,陳皮可以行氣活血,緩解疼痛。
因此,海桐散中加入陳皮,可以發揮理氣健脾、行氣止痛的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海桐散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海桐散主治血熱瘀阻,經絡不通所致的頭痛、眩暈、面紅耳赤、口渴等症狀。赤芍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頭痛、眩暈等不適。
二、活血化瘀: 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態,進一步消除頭痛、眩暈的病因。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起到更好的療效。
海桐散中包含續斷,主要是基於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續斷味甘苦,性溫,歸肝、腎經。其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筋骨痿軟、腰膝酸軟、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海桐散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酸軟、四肢麻木等症,而續斷可以溫腎壯陽、補益肝腎,同時又能舒筋活絡、祛風除濕,因此被列入方劑中,起到補益肝腎、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海桐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海桐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痛經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化瘀止痛,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二、調和藥性:海桐散中其他藥物如海桐皮、乳香、沒藥等多性溫燥,容易耗傷血氣,而當歸性溫和,補血而不燥,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減輕副作用。
海桐散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海桐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風、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皮膚瘙癢等症。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能有效地疏散風寒濕邪,改善頭風、鼻塞等症狀,並緩解皮膚瘙癢。
- 引藥上行,通利鼻竅: 海桐散中多用辛溫之品,而防風性輕上浮,能引藥上行,通利鼻竅,使藥效更易達到病所,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海桐散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其清熱涼血之功,可瀉心火,涼肝血,用於治療熱病、血熱妄行所致的發熱、神昏、吐血、衄血、斑疹等症。其活血化瘀之功,可散瘀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等症。
海桐散為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劑,用於治療血熱妄行、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牡丹皮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與海桐散的整體功效相符,因此被列入方劑之中。
海桐散中加入薑黃,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薑黃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腫止痛等功效。
海桐散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之方,而薑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同時亦可減輕疼痛。此外,薑黃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進一步改善患處的症狀。
海桐散中包含海桐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海桐皮性寒,味苦,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 消腫止痛,生肌斂瘡: 海桐皮亦具有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等症,可配合其他藥物外敷使用,以達到止血、消腫、生肌的效果。
海桐皮在海桐散中與其他藥物相配伍,發揮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各種熱毒、出血、瘡瘍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海桐散」
組成: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強筋骨。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薑黃: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
- 海桐皮: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
主治功效:
- 手腳受傷。
總結:
中藥方劑「海桐散」,主要成分是:獨活、川牛膝、秦艽、桂枝、生地黃、陳皮、赤芍、續斷、當歸、防風、牡丹皮、薑黃、海桐皮。主治功效是:手腳受傷。
傳統服藥法
獨活、牛膝、秦艽、桂心、生地、陳皮、赤芍、續斷、當歸、防風、丹皮、加皮、薑黃、海桐皮各等分。
上用童便、水、酒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海桐散, 出處:《傷科方書》。 組成:獨活、牛膝、秦艽、桂心、生地、陳皮、赤芍、續斷、當歸、防風、丹皮、加皮、薑黃、海桐皮各等分。 主治:手足傷。
海桐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六九引《施圓端效方》。 組成:輕粉1錢匕,海桐皮半兩,(艹閭)茹半兩,黑狗脊半兩,蛇床子半兩,硫黃半兩。 主治:風瘡疥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