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託耆柴湯中使用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內託耆柴湯主治外感風寒、氣虛表虛,黃耆能補益正氣,增強抗病能力,防止邪氣入侵。
- 託毒生肌: 黃耆可促進創傷癒合,對皮膚潰瘍、外傷感染等症有較好的療效。內託耆柴湯中常加入黃耆,目的在於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感染。
內託耆柴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解鬱,升陽舉陷: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方中柴胡與黃芪、人參等藥物相配,可協同作用,疏解肝氣鬱結,升提陽氣,扶正祛邪,達到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下陷等病症的效果。
二、 調和營衛,疏散風邪: 柴胡還具有調和營衛,疏散風邪的作用。方中柴胡與桂枝、白芍等藥物相配,可協同作用,調節營衛之氣,疏解風邪,達到治療表寒裡熱,風邪犯衛等病症的效果。
內託耆柴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的功效,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並有助於補益氣血,調理女性月經不調等問題。這與內託耆柴湯整體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相輔相成,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症。
- 引藥入血,協調藥性: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較好的引藥入血作用。內託耆柴湯中多為辛溫燥烈之藥,加入當歸可以起到引藥入血、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更利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療效。
內託耆柴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內託耆柴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氣機不利所致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病目的。
- 制約藥性,增強療效: 內託耆柴湯中包含多種辛熱之藥,如柴胡、羌活等,容易造成燥熱傷陰。黃連的寒涼之性可制約這些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同時也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內託耆柴湯中包含羌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散寒: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該方以柴胡、羌活、獨活等藥物組成,主要針對外感風寒,寒邪侵襲經絡,導致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羌活的祛風散寒功效,可有效緩解寒邪入侵引起的症狀。
- 疏風通絡: 羌活能疏通經絡,解除經絡阻滯,促進氣血流通。內託耆柴湯中含有白芍、當歸等藥物,具有養血活血、調和氣血的作用,與羌活的疏風通絡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內託耆柴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陽助陽: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腎陽虛,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冷痛、四肢不溫等症狀,肉桂能溫陽散寒,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引藥入腎: 肉桂味辛,能引藥入腎,加強補腎溫陽之效,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內託耆柴湯中其他藥物多偏補腎溫陽,肉桂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託耆柴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方中柴胡、羌活、黃芩等藥物燥熱傷陰,生地黃可緩解其燥熱之性,並滋養陰液,平衡藥性。
- 涼血止血: 生地黃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鼻衄、吐血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生地黃在內託耆柴湯中起到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內託耆柴湯中加入瓜蔞,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瓜蔞性寒,味甘,入肺、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瓜蔞,可輔助柴胡、黃芩等藥物清熱利濕,消退水腫,改善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臨牀症狀。
- 緩解胸悶氣短:瓜蔞具有清肺化痰、利氣降逆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濕熱阻肺引起的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狀,與方中柴胡、前胡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肺部,達到疏肝理氣、清熱化痰的效果。
內託耆柴湯中包含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黃芩味苦寒,善於清熱瀉火,可解表熱、除煩躁、降心火。內託耆柴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有濕熱之證,黃芩可以清解外感熱毒,並抑制濕熱內蘊,使邪氣外解,達到清熱解毒之效。
- 止咳化痰:黃芩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因濕熱阻肺而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內託耆柴湯中的其他藥材如柴胡、羌活等,也能起到疏風解表、祛濕止咳的作用,與黃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主治功效
內托耆柴湯
藥方組成
- 黃耆:甘、溫,歸脾、肺經。益氣、補中、固表、生肌。
- 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疏肝、解鬱、退熱、止痛。
- 當歸:甘、微苦,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黃連:苦、寒,歸心、肝、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羌活:辛、溫,歸風、濕、表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
- 肉桂:辛、甘,溫,歸心、腎、脾經。溫陽、補腎、活血、止痛。
- 生地黃:苦、甘,寒,歸心、肝、腎經。滋陰、涼血、清熱、潤燥。
- 瓜蔞:甘、鹹,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潤肺、散結。
- 黃芩:苦、寒,歸肺、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功效
臀部的腫瘡位於大腿根部靠近膝關節的地方,腫脹而堅硬,好像木頭一樣。
方解
本方以黃耆、柴胡、當歸為君藥,黃連、羌活、肉桂、生地黃、瓜蔞、黃芩為臣藥。君臣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托毒排膿之功。黃耆益氣補中,固表生肌;柴胡疏肝解鬱,退熱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羌活散寒祛風,除濕活絡;肉桂溫陽補腎,活血止痛。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潤燥;瓜蔞清熱化痰,潤肺散結;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托毒排膿之功。
應用
本方用於治療臀部腫瘡,位於大腿根部靠近膝關節的地方,腫脹而堅硬,好像木頭一樣。
總結
內托耆柴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疏風清熱、托毒排膿之功。主要用於治療臀部腫瘡,位於大腿根部靠近膝關節的地方,腫脹而堅硬,好像木頭一樣。此方效果顯著,深受患者的歡迎。
傳統服藥法
黃耆、柴胡、當歸、黃連、羌活、肉桂、生地、全瓜蔞、黃芩。
半水、半酒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托耆柴湯, 出處:《外科百效》卷三。 組成:黃耆、柴胡、當歸、黃連、羌活、肉桂、生地、全瓜蔞、黃芩。 主治:臀疽在腿內近膝股漫腫木硬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