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托黃耆湯

NEI TUO HUA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肺經 14%
三焦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8%
肝經 8%
膽經 7%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2%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托黃耆湯」是中醫治療兒童生附骨癰的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組成包括生地黃、黃柏、肉桂、羌活、當歸、土瓜根、柴胡、連翹、黃耆等九味中藥。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可改善發熱、口渴、心煩、盜汗等症狀。

黃柏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可改善瘡瘍腫痛、皮膚潰爛等症狀。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的功效,可改善血瘀、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羌活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改善風寒感冒、頭痛身痛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貧血、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土瓜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改善瘡瘍腫痛、皮膚潰爛等症狀。

柴胡具有散風熱、平肝息風的功效,可改善風熱感冒、頭痛身痛、口苦口乾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瘡瘍腫痛、皮膚潰爛等症狀。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益氣健脾的功效,可改善體虛乏力、氣短心悸、食慾不振等症狀。

總之,中藥方劑「內托黃耆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兒童生附骨癰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鹽水拌炒)1錢,麥門冬(去心)1錢,熟地黃(酒拌)1錢,人參1錢,茯苓1錢,白朮(炒)5分,川芎5分,官桂5分,遠志(去心)5分,當歸(酒拌)5分,甘草(炙)3分。
上作1劑。
水2鐘,加生薑3片,大棗2枚,煎8分,食遠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生地黃、黃柏、肉桂、羌活、當歸、土瓜根、柴胡、連翹、黃耆組成。生地黃、黃柏清熱解毒,肉桂、羌活、當歸活血化瘀,土瓜根、柴胡、連翹消腫止痛,黃耆補氣固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身體容易出汗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內托黃耆湯, 出處:《外科理例》卷五。 組成:柴胡錢半,連翹1錢,肉桂1錢,黃耆2錢,歸尾2錢,鼠粘子(炒)1錢,黃柏半錢,甘草(炒)半錢,升麻7分。 主治:附骨疽。

內托黃耆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九。 組成:柴胡8分,連翹8分,肉桂8分,大力子8分,黃耆8分,當歸尾8分,黃柏8分,升麻8分,白芷8分,甘草8分。 主治:瘡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疽於足少陽經分,微侵足陽明經,堅硬漫腫,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內托黃耆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生地黃1分,黃柏2分,肉桂3分,羌活5分,當歸梢7分半,土瓜根(酒制)1錢,柴胡梢1錢,連翹1錢3分,黃耆2錢。 主治:小兒附骨癰,不辨肉色,浸腫,皮澤木硬,瘡勢甚大,其脈左三部細而弦,按之洪緩微有力。

內托黃耆湯, 出處:《外科理例·附方》。 組成:黃耆(鹽水拌炒)1錢,麥門冬(去心)1錢,熟地黃(酒拌)1錢,人參1錢,茯苓1錢,白朮(炒)5分,川芎5分,官桂5分,遠志(去心)5分,當歸(酒拌)5分,甘草(炙)3分。 主治:潰瘍作痛,倦怠少食,無睡,自汗,口乾或發熱,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