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肝痹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益肝氣,疏通經絡: 肝痹症多因肝氣鬱結、經絡痹阻所致,而人參性甘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氣之效。人參能補益肝氣,使肝氣運行通暢,進而疏通經絡,改善肝痹症狀。
- 扶正祛邪,協同其他藥物: 人參性溫和,可扶助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在肝痹散中,人參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祛邪之效,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肝痹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肝臟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肝痹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 滋養肝腎,補血益氣:當歸能補血益氣,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肝臟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根本上緩解肝痹。
綜上所述,當歸在肝痹散中發揮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滋養肝腎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改善肝痹症狀,促進康復。
肝痹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活血通絡: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效。肝痹症多因肝氣鬱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川芎能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從而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川芎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例如,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合用,可更有效地改善血瘀,緩解疼痛;與其他疏肝理氣藥物合用,可更有效地疏肝解鬱,使氣血流通。
肝痹散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平肝熄風:代赭石味甘鹹寒,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肝痹症多因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代赭石可以平息肝陽,使肝氣平復,緩解疼痛。
二、降逆止嘔:代赭石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肝氣上逆,可導致嘔吐、眩暈等症狀。代赭石可以鎮肝降逆,止嘔止眩,改善肝氣上逆所致的臨牀表現。
總而言之,代赭石在肝痹散中,一方面平肝熄風,緩解疼痛;另一方面降逆止嘔,改善肝氣上逆症狀,起到協同作用,共同改善肝痹症。
肝痹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濕邪: 肝痹症多由風寒濕邪侵襲肝經所致,羌活性溫,善於祛風散寒,並能除濕止痛,有助於驅散外邪,解除肝經痺阻。
- 通絡止痛: 羌活具有通經活絡之效,能疏通肝經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緩解肝經痺阻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總而言之,羌活在肝痹散中發揮著疏散風寒濕邪、通絡止痛的重要作用,是治療肝痹症的重要藥物之一。
肝痹散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通痺止痛: 肝痹病症多由寒邪入侵肝經所致,導致經絡痺阻,疼痛麻木。肉桂性熱,入肝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作用,可溫通肝經,驅散寒邪,緩解痺痛。
- 助陽化氣,溫煦脾腎: 肝病常與脾腎虛弱相關,脾腎陽氣不足,則寒濕凝滯,加重痺痛。肉桂溫陽化氣,可溫煦脾腎,增強脾腎功能,從而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痺痛症狀。
因此,肝痹散方中加入肉桂,可有效治療肝痹病症,起到溫經散寒、通痺止痛、助陽化氣的作用。
肝痹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化痰止痛: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化痰止痛的功效。肝痹病常因濕邪阻滯、痰濁內阻,導致肝氣不暢,疼痛麻木等症狀。茯苓能利水滲濕,化解痰濁,使肝氣通暢,緩解疼痛。
- 補益心脾,和肝脾之氣:肝脾相表裏,肝氣鬱結易導致脾氣不健,脾虛則濕氣內生,加重肝痹症狀。茯苓能補益心脾,健運脾胃,利水滲濕,有助於和解肝脾之氣,從根本上改善肝痹病症。
肝痹散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安神定志,緩解肝風內動: 酸棗仁性平味甘,入心、脾、肝經,具有安神、養血、斂汗、緩肝之效。肝痹症常因肝氣鬱結、肝風內動所致,患者常伴有神志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酸棗仁可安神定志,平肝熄風,緩解肝風內動,改善患者失眠、頭暈等症狀。
- 養血滋陰,改善肝臟機能: 酸棗仁具有養血滋陰的功效,可改善肝臟血虛,促進肝臟機能恢復。肝痹症常因肝血不足、肝氣不舒而致,酸棗仁可滋養肝血,改善肝臟功能,從根本上緩解病情。
肝痹散是一種在中醫中常見的方劑,其主要作用是疏肝解鬱,通暢氣機,以緩解因肝氣不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在其組成中,硃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硃砂又名辰砂,是一種具有活血安神作用的藥材,能有效地引導情志安定,減輕焦慮和煩躁。由於肝主疏泄,與情緒密切相關,當肝氣不暢時,會導致情緒低落或焦慮,這時硃砂的作用便尤為關鍵。
此外,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而產生的熱毒症狀,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化解肝氣鬱結是肝痹散的主要功能之一,而硃砂的成分可以幫助配方中的其他藥材協同工作,增強整體療效。因此,硃砂在肝痹散的組成中,不僅調和了各種藥材的性質,還能更好地針對肝氣不舒的根本問題,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肝痹散以人參、當歸、川芎、代赭石、羌活、肉桂、茯苓、酸棗仁、硃砂等中藥組成,主治氣血不足導致肝臟機能障礙,肝氣經常倒流,胸部和膈膜處疼痛,睡覺時容易驚醒,不想吃東西,吞嚥時感到酸味並嘔吐,筋脈痙攣。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多種功效。能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代赭石性平,味甘、澀,具有多種傳統的功效。如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其中,通經止血是代赭石的主要功效之一,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多種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人參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當歸1兩,川芎5錢,代赭石(末)2錢,羌活5分,肉桂1錢,茯苓5錢,酸棗仁1錢,丹砂(末)5分。
水煎,調丹砂、代赭石末,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肝痹散具有補氣活血、化痰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肝痹散,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人參3錢,當歸1兩,川芎5錢,代赭石(末)2錢,羌活5分,肉桂1錢,茯苓5錢,酸棗仁1錢,丹砂(末)5分。 主治:氣血不足而致肝痹,肝氣常逆,胸膈引痛,睡卧多驚,飲食不思,吞酸作嘔,筋脈攣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