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胞煎

殿胞煎

DIAN BAO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4.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脾經 23%
肝經 18%
腎經 9%
肺經 8%
胃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4%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殿胞煎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滋陰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滋陰的功效。殿胞煎所針對的病症,多與氣血不足、陰虛虧損有關,而當歸能有效補血活血,滋養陰液,改善病症。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殿胞煎中其他藥材,例如熟地黃、白芍等,也具有補血滋陰的作用,而當歸能與這些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血活血、滋陰養血的功效,增強藥效。

殿胞煎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殿胞煎方中常用於治療婦人經期不順、痛經等症,川芎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緩解疼痛。
  2.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川芎亦能疏散風寒,止痛止癢,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亦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殿胞煎方中可能配合其他藥材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相關病症,川芎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治療效果。

殿胞煎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殿胞煎多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可幫助利水消腫,改善水液代謝。
  2. 健脾和中:茯苓亦具有健脾和中之效,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殿胞煎中常配合其他健脾藥物,共同達到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目的。

殿胞煎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殿胞煎多用於治療腎陽虛衰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肉桂性溫,味辛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效,可溫補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寒痛。
  2. 引藥入腎,增強療效:肉桂辛香走竄,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腎經,增強補腎溫陽的效果,並能起到引經藥的作用,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因此,肉桂在殿胞煎方中發揮著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以及引藥入腎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物。

殿胞煎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殿胞煎屬於較為峻猛的方劑,藥性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能避免藥物過於寒涼,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負擔。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殿胞煎出自古代醫籍,主治「産後兒枕疼痛」。此症為產後常見病,多因惡露不盡、瘀血滯留胞宮所致,表現為小腹疼痛、拒按,或伴有惡露色暗、排出不暢等。古人認為,產後氣血虧虛,寒邪易乘虛而入,與瘀血相搏,阻滯胞脈,故疼痛劇烈。此方旨在溫通胞脈、化瘀止痛,兼顧產後氣血虛弱之體質特點。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主藥分析

  • 當歸(5-7錢至1兩)
    為血中聖藥,性溫味甘辛,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止痛。用量獨重,既補產後血虛,又化瘀血滯留,標本兼顧。
  • 肉桂(1-2錢或減至5-7分)
    辛甘大熱,溫經散寒,助陽化氣。產後胞宮易受寒邪,肉桂能溫通血脈,散寒凝而止痛,與當歸協力化解寒瘀。

2. 輔藥配伍

  • 川芎(1錢)
    辛溫行氣活血,為血中氣藥,能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助當歸化瘀通滯,增強止痛之效。
  • 茯苓(1錢)
    甘淡滲濕健脾,旨在防產後濕滯困脾,且能安神寧心,緩解產後疲憊。
  • 炙甘草(1錢)
    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緩解急迫性疼痛,兼護脾胃。

3. 加減法原理

  • 寒甚或嘔者加乾薑
    乾薑炒黃增強溫中散寒之效,適用於陽虛寒盛或胃氣上逆之嘔吐。
  • 血熱去肉桂加芍藥
    產後若見熱象(如舌紅、脈數),去辛熱之肉桂,加酒炒芍藥斂陰和營,緩急止痛。
  • 陰虛加熟地
    脈弱陰虛者,加熟地滋陰養血,與當歸共成「精血同補」之勢。
  • 氣滯加香附或烏藥
    產後氣機不暢致脹痛,香附疏肝理氣,烏藥溫散下焦寒氣,隨證取捨。
  • 腰痛加杜仲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針對產後腎虛腰痛。

4. 全方治療思路

此方以「溫通化瘀」為核心,針對產後「多虛多瘀」的病理特點:

  • 溫補結合:當歸補血、肉桂溫陽,補而不滯。
  • 動靜相宜:川芎活血行氣,茯苓健脾守中,防止溫藥耗散太過。
  • 應變加減:根據寒熱虛實靈活調整,體現「同病異治」的辨證精神。

煎服法「熱服」更助藥力溫行,促進惡露排出,速解胞宮瘀阻。全方結構簡潔,主次分明,契合產後病「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當歸5-7錢或1兩,川芎1錢,炙甘草1錢,茯苓1錢,肉桂1-2錢或5-7分。如脈細而寒或嘔者,加乾薑(炒黃色)1-2錢;如血熱多火者,去肉桂,加酒炒芍藥1-2錢;如脈弱陰虛者,加熟地3-5錢;如氣滯者,加香附1-2錢或烏藥亦可;腰痛,加杜仲1-2錢。
水1鐘,煎8分,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通陽止痛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殿胞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當歸5-7錢或1兩,川芎1錢,炙甘草1錢,茯苓1錢,肉桂1-2錢或5-7分。 主治:産後兒枕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