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奔豚飲方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奔豚症的痙攣疼痛:奔豚症主要表現為腿腳抽搐、疼痛,甚至伴隨麻木、腫脹。白芍具有 養血柔肝、斂陰止痛 的功效,能緩解痙攣性疼痛,並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減輕腿腳麻木、腫脹的症狀。
- 協調其他藥物功效: 奔豚飲中常含有溫熱藥物,如附子、乾薑等,容易耗損陰血,導致脾腎虧虛。白芍能 滋陰養血、緩解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腎功能,使藥效更加平和。
奔豚飲中加入川芎,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和行氣止痛的功效。
奔豚飲用於治療血瘀氣滯導致的奔豚病,症狀表現為胸脅疼痛、呼吸急促、奔豚肢厥等。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流循環,緩解血瘀導致的胸脅疼痛和肢厥。同時,川芎還具備行氣止痛的功效,能夠疏通氣血,緩解氣滯所致的胸悶氣短。
因此,川芎的加入既可以改善奔豚病的根本病因,又能針對其臨牀症狀進行治療,是奔豚飲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奔豚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利水滲濕:奔豚飲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 健脾寧心:奔豚飲中常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安,改善睡眠質量。
茯苓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達到治療奔豚病症的目的。
奔豚飲中加入葛根,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疏解經絡,止痛止痙: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通經活絡的作用。奔豚飲用於治療奔豚病,其症狀多為胸脅疼痛、肢體麻木、抽搐痙攣。葛根能疏通經絡,舒筋活血,緩解痙攣,止痛止痙,改善奔豚病症。
二、利水消腫,化瘀止痛: 奔豚病的病機常與水濕停滯、瘀血阻絡有關,葛根具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水濕代謝,化解瘀血,從而改善奔豚病的臨牀症狀。
因此,葛根在奔豚飲中起到疏通經絡,止痛止痙,利水消腫,化瘀止痛的多重功效,是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奔豚飲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奔豚症多因脾胃氣虛、痰濁上逆而致,半夏能降濁止嘔,使氣機下降,緩解嘔吐症狀,改善脾胃功能。
- 燥濕化痰: 半夏能燥濕化痰,有利於清除痰濁,減少痰液對氣機的阻滯,幫助恢復氣機順暢,進而緩解奔豚症的胸悶、呼吸不暢等症狀。
因此,奔豚飲中加入半夏,既能降逆止嘔,又能燥濕化痰,可起到協調氣機、改善症狀的效果。
奔豚飲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奔豚飲方中多用辛溫之品,如乾薑、附子等,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燥烈之弊,避免傷及脾胃。
二、增強藥效: 甘草能益氣補脾,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補氣扶陽,驅寒止痛的功效。同時,甘草也具有解毒作用,可減輕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甘草在奔豚飲中起著重要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奔豚飲方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奔豚飲主治奔豚病,症狀多為胸脅疼痛、呼吸急促、心悸等,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痛、心悸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奔豚病的疼痛。
- 滋陰補血,調和氣血:奔豚病多與氣血不足、陰虛火旺有關,當歸可滋陰補血,調節氣血運行,平衡陰陽,使氣血充盈,改善心肺功能,從而達到治癒奔豚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奔豚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奔豚飲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衝」,此證屬中醫「奔豚氣」範疇。奔豚氣的特徵為自覺氣從小腹上衝,如豚(江豚)奔突,伴隨胸悶、心悸、腹痛等症狀。古人認為此病與腎虛、肝鬱、寒水上逆或驚恐傷腎相關,病機涉及氣機逆亂,尤以下焦陰寒之氣上衝為主。
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此方劑以調和肝血、平衝降逆、溫化水濕為核心,其組成分析如下:
甘李根皮(主藥)
- 性味苦鹹寒,專入肝腎,為傳統治療奔豚氣的要藥。
- 功能降逆下氣,清肝熱,平息下焦衝逆之氣,針對「氣上衝胸」的主症。
芍藥、當歸、川芎(調血和肝)
- 芍藥(白芍)酸寒,柔肝緩急,制約肝氣橫逆;
- 當歸補血和血,與川芎(行氣活血)相配,使肝血得養,氣機條達,避免氣鬱化火上衝。
半夏、茯苓(化痰降逆)
- 半夏辛溫,降逆化痰,止嘔消痞,針對氣逆伴隨的痰濕阻滯;
- 茯苓甘淡滲濕,健脾寧心,導水濕下行,兼安神定悸。
葛根(升清解肌)
- 甘辛涼,能升發清陽,緩解項背強急,同時與降氣藥形成「升降相因」的配伍,調和氣機。
甘草(調和諸藥)
- 緩急和中,協調芍藥增強解痙止痛之效(如芍藥甘草湯意)。
整體治療思路
本方以「降逆平衝為主,兼調肝血、化濕痰」為原則:
- 甘李根皮直折衝逆,配伍半夏、茯苓降氣化痰濕;
- 當歸、川芎、芍藥調和肝血,解決氣逆的根源(肝鬱血虛);
- 葛根與降藥相伍,調節氣機升降;
- 甘草協同芍藥緩解急迫症狀。
此方體現了中醫「標本兼治」的觀念,既針對氣上衝胸的急症(治標),又通過養血疏肝、健脾滲濕調理體質(治本)。
傳統服藥法
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歸、甘李根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奔豚飲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奔豚飲, 出處:《證治寶鑑》卷九。 組成: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歸、甘李根皮。 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