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地黃丸

LIANG XUE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肺經 18%
肝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3%
膽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2%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升麻的升散作用: 涼血地黃丸以滋陰涼血為主,但若陰寒凝滯,藥物難以到達病所。升麻性味辛溫,具有升散之功,可引藥上行,助藥力透達病處,提升療效。
  2. 升麻的解毒作用: 升麻亦具有解毒功效,可解藥物毒性,提升藥物安全性。涼血地黃丸中某些藥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加入升麻可減輕其毒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血熱瘀滯: 白芍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柔肝之效,能有效緩解血熱瘀滯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渴、便祕、小便赤澀等。與地黃、生地等涼血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
  2. 保護脾胃: 白芍能收斂脾胃,緩解因血熱造成的脾胃虛弱,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白芍還能調節肝氣,避免肝火過旺,進一步保護脾胃功能。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生地黃,乃因其性寒涼,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能清熱涼血,可治療熱病發狂、神昏譫語、吐血、衄血、尿血等症狀,而地黃的滋陰潤燥,則能緩解因熱毒傷陰所致的口渴、咽乾、便祕等症狀。

因此,涼血地黃丸以生地黃為主要藥材,可有效清熱涼血、滋陰潤燥,達到治療熱病、涼血止血的目的。

涼血地黃丸中包含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其寒性可抑制血熱,而瀉火則能降低體內熱氣,達到涼血止血的效果。
  2. 配伍增效:黃芩與其他藥材如生地黃、丹皮、赤芍等相配伍,共同發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黃芩的清熱瀉火作用有助於其他藥材的效用發揮,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的效果。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味苦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涼血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連翹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血熱,改善出血傾向。
  2. 散瘀止痛:連翹除了清熱解毒,還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涼血地黃丸中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連翹的加入可以加強散瘀止痛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總之,連翹在涼血地黃丸中的加入,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狀的目的。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涼血止血: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涼血止血之效,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並可緩解因血熱引起的出血、口乾舌燥等症狀,與方劑涼血、滋陰、養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2. 調和藥性:當歸性溫,可緩解生地黃等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使方劑的藥性更加溫和,適合多種體質的患者服用。

涼血地黃丸中包含牛蒡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針對外感熱毒、血熱妄行導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咽痛、口渴、瘡瘍腫毒等,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與地黃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方劑的清熱涼血功效。
  2. 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牛蒡子還能疏散風熱,利咽止痛,對於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咽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涼血地黃丸中,牛蒡子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的綜合療效。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涼血地黃丸以滋陰涼血為主,加入紅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有助於涼血止血,更有效地緩解因血熱引起的症狀。
  2. 引藥入血: 紅花具有行血通絡之功,可以引導藥物深入血分,使其他藥材的涼血作用更有效地發揮,達到更好的療效。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涼血地黃丸以滋陰涼血為主,藥性偏寒。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減緩藥物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寒涼的刺激。

2. 緩解副作用:部分涼血地黃丸組成藥物可能帶有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地黃、丹皮等。甘草具解毒作用,能緩解這些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通草,主要是為了利水滲濕,引藥下行

通草性味甘淡,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涼血地黃丸中,通草可以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避免藥物積滯於體內,同時也能引導藥物下行,使藥力直達病竈,更好地發揮清熱涼血的功效。

此外,通草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涼血地黃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效。涼血地黃丸主治血熱妄行、心煩不寐、口舌生瘡、齒齦腫痛等症,黃連可有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改善症狀。
  2. 抑制血熱上炎: 血熱上炎往往伴隨心火亢盛,而黃連能清心火,抑制血熱上炎,進一步達到涼血止血的效果。

總之,黃連在涼血地黃丸中發揮清熱瀉火、抑制血熱上炎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血熱妄行所導致的諸多症狀。

主治功效


涼血地黃丸

組成: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通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功效:

痘瘡發熱的時候,月經正好來了。

藥理作用:

涼血地黃丸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其中,生地黃、黃芩、連翹、黃連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白芍、當歸具有養陰潤燥的作用;紅花、牛蒡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這些藥物合用,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

臨牀應用:

涼血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痘瘡發熱的時候,月經正好來了。此外,涼血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熱性疾病,如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口瘡、痢疾等。

用法用量:

涼血地黃丸的用法用量爲,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

孕婦禁用。

總結:

涼血地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涼血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痘瘡發熱的時候,月經正好來了。此外,涼血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熱性疾病,如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口瘡、痢疾等。

傳統服藥法


升麻、白芍藥(桂炒)、生地黃、條黃芩(酒炒)、連翹、當歸梢、牛蒡子(炒)、紅花、甘草、通草、黃連(酒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因此適合用於治療痘瘡發熱之時,經水適來。但是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本方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當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相關疾病


痤瘡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涼血地黃丸,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升麻、白芍藥(桂炒)、生地黃、條黃芩(酒炒)、連翹、當歸梢、牛蒡子(炒)、紅花、甘草、通草、黃連(酒炒)。 主治:痘瘡發熱之時,經水適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