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丹

日精丹

RI J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4%
肺經 12%
心經 12%
胃經 9%
大腸經 8%
膀胱經 6%
膽經 5%
腎經 4%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日精丹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黃連性寒苦,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日精丹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而黃連的清熱瀉火功效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2. 抑制細菌生長: 黃連中含有小檗鹼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日精丹中加入黃連,可以有效地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日精丹方劑中含有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日精丹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道炎、膀胱炎等症,黃柏能有效清除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2. 瀉火解毒:黃柏亦有瀉火解毒的功效,能清解下焦濕熱,並抑制細菌生長,進一步緩解炎症反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日精丹中包含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 龍膽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之效,可有效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而日精丹正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方劑。
  2. 瀉火解毒: 龍膽草還具有瀉火解毒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內蘊引起的發熱、口苦、尿黃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與日精丹清熱利濕、解毒消炎的功效相輔相成。

因此,龍膽草在日精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日精丹方中包含防風,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1. 疏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症狀。日精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防風可有效疏散風寒,緩解疼痛,改善痺痛症狀。
  2. 祛風止痙,解毒消腫: 防風亦具祛風止痙、解毒消腫的作用,可治療風邪引起的抽搐、痙攣等,並能緩解局部腫痛。日精丹中防風可輔助其他藥材,起到祛風止痙、消腫止痛的作用,提升方劑整體療效。

日精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日精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實熱便祕等症,大黃的瀉熱通便作用可有效緩解便祕,並清泄體內熱毒,使邪氣得以排出。
  2.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日精丹中加入大黃,除了瀉熱通便外,也能幫助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日精丹方劑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日精丹方劑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赤芍的加入可有效緩解因熱毒鬱結而導致的疼痛,例如頭痛、牙痛、腹痛等。
  2. 疏肝解鬱: 赤芍還能疏肝解鬱,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日精丹方劑中加入赤芍,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效果。

日精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日精丹方中常配伍於濕熱蘊結、痰熱內盛的病症,黃芩可有效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並降低體內濕熱,緩解症狀。
  2. 瀉火解毒: 日精丹常用於治療一些炎症感染或熱毒引起的疾病,黃芩的瀉火解毒功效可抑制細菌或病毒的生長,並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目的。

日精丹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日精丹方劑主要針對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養血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緩解經期不適。
  2. 活血化瘀: 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緩解經期腹痛等症狀。日精丹方劑中其他藥材也多具活血化瘀功效,與當歸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日精丹方劑中包含梔子,主要是因為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濕退黃等功效。其清熱瀉火之力較強,可用於治療熱病高熱、心煩不眠、口渴咽乾、目赤腫痛、黃疸等症。同時,梔子也能涼血解毒,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症。

日精丹作為清熱解毒的方劑,加入梔子,可以增強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日精丹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針對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眼疾,例如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療效。
  2. 明目退翳: 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可以改善視力模糊、眼霧不清等症狀,對於因肝火上炎、熱毒壅滯所致的視力下降,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日精丹中加入菊花,可有效地清熱解毒、明目退翳,達到治療眼疾的目的。

日精丹方劑中加入爐甘石,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清熱解毒: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疹、痱子等皮膚病症。日精丹的組成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溫燥性質的藥材,加入爐甘石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津的作用。
  2. 斂瘡生肌:爐甘石能收斂生肌,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皮膚損傷、潰瘍等有輔助治療作用。日精丹可能針對的是一些皮膚病症,加入爐甘石有助於促進皮膚組織修復,達到更好的療效。

日精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補肝腎、明目和安神。其組成中包含硃砂,硃砂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首先,硃砂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夠幫助改善因熱盛而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與日精丹的安神作用不謀而合。其次,硃砂的明目作用可以幫助緩解眼睛疲勞和視力模糊,尤其適用於長時間用眼的現代人。此外,硃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促進微循環,對改善全身氣血運行有益,增強日精丹的整體療效。

最後,硃砂在傳統中醫中被視為“重鎮”的藥材,使用時需謹慎,以保證安全與有效性。在配置日精丹時,合理搭配其他藥材,可以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日精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在其組成中加入硼砂,主要是因為硼砂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在中醫理論中,硼砂被視為一種具有消炎、利尿及排毒作用的藥材,常用於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疾病。

此外,硼砂能夠增強其他藥材的效用,促進整個方劑的療效,使其對於陰虛、火旺等病症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硼砂的清涼特質,亦可調和方劑的滋膩,讓整體處方更為平衡。因此,在日精丹中加入硼砂,既能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也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效能與協同作用,適應不同患者的需求,符合中醫藥材相輔相成的使用原則。

日精丹中包含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作用。對於神志昏迷、痰濁阻滯、心氣不足等症狀,麝香可以起到迅速開竅、提神醒腦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麝香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筋骨疼痛等症狀,麝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緩解疼痛。

因此,日精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日精丹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胃經,具有收斂固澀、燥濕止癢之效。其收斂作用可固澀腸胃,止瀉止痢;燥濕作用可祛除濕邪,止癢止痛。因此,日精丹方中使用白礬,旨在收斂腸胃,止瀉止痢,並輔以燥濕止癢之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日精丹主治「一切火熱赤眼,爛弦風等稍輕者」,其適應症明確指向因「火熱」或「風熱」引起的眼部疾患,如結膜充血(赤眼)、眼瞼邊緣炎(爛弦風)等症狀較輕者。此方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為主,兼顧疏風退翳,符合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尤其針對肝膽火盛或三焦鬱熱上攻於目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核心清熱瀉火)

    • 黃連、黃芩、黃柏(三黃):苦寒直折,清上中下三焦之火,尤善瀉心、肺、肝膽實熱,為火熱赤眼之要藥。
    • 梔子:通瀉三焦鬱火,導熱下行,助三黃清熱解毒。
    • 龍膽草:專入肝膽經,清瀉肝經濕熱,針對目赤腫痛根源。
  2. 臣藥(輔助清熱涼血、疏風)

    • 赤芍、當歸:涼血活血,改善血熱瘀滯所致眼瞼紅腫,防苦寒藥凝血之弊。
    • 防風、白菊花、腦荷(薄荷):疏風清熱、明目退翳,治風熱上攻之癢痛羞明。
    • 大黃:瀉下通腑,使熱從大便出,體現「釜底抽薪」之理。
  3. 佐使藥(外用局部增效)

    • 爐甘石(煅淬後):收濕斂瘡,針對眼瞼濕爛(爛弦風)。
    • 朱砂、硼砂:清熱解毒、防腐消腫,加強局部消炎。
    • 麝香、片腦(冰片):辛香走竄,引藥透達目絡,兼止痛止癢。
    • 白礬:收斂燥濕,助爐甘石控制分泌物。

三、組方特點與治療邏輯

  1. 內服思維轉外用:方中多數為內服清熱藥(如三黃、梔子),但改為外用點眼,直接作用於患處,避免苦寒傷胃之弊。
  2. 標本兼顧
    • 治本:三黃、龍膽草清除臟腑火熱,斷病根。
    • 治標:爐甘石、硼砂等局部消炎,改善症狀。
  3. 配伍層次分明
    • 清熱藥為主,佐以活血防瘀滯(當歸、赤芍)、疏風解表(防風、菊花),符合「火鬱發之」原則。
    • 加入麝香、冰片,體現「膏丹中香藥為引」的傳統,增強穿透力。

四、加減與協同應用

  • 翳膜遮睛:配「月華丹」(猜測含退翳藥如蟬蛻、木賊)以增強消翳之效。
  • 雞柏樹根(若加入):可能取其清熱活血之性,助退赤止痛。

此方集中醫「清熱解毒、涼血疏風、退翳明目」三大法於一體,展現外用劑型對眼疾的精準干預,體現「內病外治」的靈活思路。

傳統服藥法


黃連2兩,黃柏3兩,龍膽草5錢,防風5錢,大黃5錢,赤芍藥5錢,黃芩5錢,當歸5錢,梔子5錢,白菊花2錢,腦荷2錢(又方,可加雞柏樹根,不拘多少),上浸藥水,煅淬爐甘石,收貯諸法悉同陽丹。爐甘石1兩,朱砂2錢,硼砂2錢,麝香3分,白礬(生)1分。
如有翳膜,配和月華丹對勻點之。
上為極細末。
每末1錢,加片腦1分,研細羅過,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之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日精丹, 出處:《準繩·類方》卷七。 組成:黃連2兩,黃柏3兩,龍膽草5錢,防風5錢,大黃5錢,赤芍藥5錢,黃芩5錢,當歸5錢,梔子5錢,白菊花2錢,腦荷2錢(又方,可加雞柏樹根,不拘多少),上浸藥水,煅淬爐甘石,收貯諸法悉同陽丹。爐甘石1兩,朱砂2錢,硼砂2錢,麝香3分,白礬(生)1分。 主治:一切火熱赤眼,爛弦風等稍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