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方劑組成解釋
蘇子味辛、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化痰、平喘止咳之功。本方中蘇子為君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主體。
瓜蔞味苦、辛,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化痰、平喘止咳之功。本方中瓜蔞為臣藥,與蘇子相伍,共奏降氣化痰、平喘止咳之效。
川貝母味苦、甘,性寒,歸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本方中川貝母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輔助。
桑白皮味苦、甘,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本方中桑白皮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輔助。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止咳之功。本方中杜仲為使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寧心安神之功。本方中茯苓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本方中陳皮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前胡味辛、苦,性溫,歸肺、胃經。具有宣肺降氣、化痰止咳之功。本方中前胡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大腸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之功。本方中桔梗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甘草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本方中甘草為佐藥,其功效為本方之佐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辛溫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川貝母,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蘇子瓜蔞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二。 組成:蘇子(研)1錢,桑白皮(蜜炒)1錢,川貝母(去心,研)1錢,瓜蔞霜1錢,杜仲1錢(鹽水炒),茯苓1錢,廣皮1錢,前胡1錢,桔梗1錢,甘草3分(炙)。 主治:痰火發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