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風散濕飲

SOU FENG SAN SH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7%
膀胱經 15%
肝經 15%
心經 10%
腎經 10%
胃經 7%
膽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當歸,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二、補血養血,潤燥止痛: 當歸兼具補血養血之功,可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導致的氣血不足,進而提高機體抵抗力,緩解疼痛,促進疾病康復。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可補脾氣,燥脾濕,有助於祛除風濕之邪,改善因脾虛濕盛導致的肢體沉重、關節疼痛等症狀。
  2. 助藥力:白朮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如與羌活、獨活等祛風濕藥物配伍,可使藥力更加顯著,更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苦,入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散寒除濕,且能通經絡,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搜風散濕飲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如羌活、防風等,共同發揮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獨活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增強藥效,使療效更顯著。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之效。搜風散濕飲旨在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而防己的祛風除濕功效正好可以針對病因,有效緩解疼痛和痺症。
  2. 利水滲濕:防己能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濕氣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因濕氣阻滯所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搜風散濕飲中通常會配合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如蒼朮、茯苓等,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功效。風寒濕邪易侵襲肌表,導致關節疼痛、瘙癢等症狀。防風可驅散風寒濕邪,緩解這些不適。
  2. 疏通經絡,止痛消腫: 風寒濕邪入侵經絡,可引起經絡阻滯,導致疼痛、腫脹等症狀。防風具有疏通經絡、止痛消腫的作用,可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不通之症。

因此,搜風散濕飲中加入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瘙癢等症狀。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肌肉麻木等症狀,羌活能有效驅散寒濕,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羌活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寒濕阻滯經絡導致的肢體麻木、關節僵硬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羌活在「搜風散濕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藁本,乃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一、祛風散寒: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善於祛風散寒,止痛。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痠痛、風寒感冒等症,藁本可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二、解表止痛: 藁本亦具解表止痛之效,能疏散風邪,止痛止癢。配合其他藥物,可治療風寒表證、頭痛、鼻塞、皮膚瘙癢等病症。

故搜風散濕飲中加入藁本,旨在發揮其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目的。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搜風散濕飲多用於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白芷可有效驅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2. 燥濕化痰,宣通鼻竅: 白芷亦具燥濕化痰之功,可有效清除風寒濕邪引起的痰濁,並宣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搜風散濕飲常配合辛溫解表藥物,與白芷相輔相成,更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改善症狀。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風為百病之始,可致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川芎可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有助於改善風濕痺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濕邪阻滯經絡,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瘀血。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去除濕邪,消除瘀血,達到散濕止痛的效果。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解毒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解表散寒,通竅止痛:薄荷亦能解表散寒,通竅止痛。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薄荷的芳香氣味,可通過鼻腔刺激嗅覺神經,起到通竅止痛的作用。

因此,搜風散濕飲中加入薄荷,既能疏散風熱,又能解表散寒,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症狀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搜風散濕飲中包含陳皮,主要是利用其 理氣燥濕 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能 行氣解鬱,燥濕化痰,健脾和胃

在搜風散濕飲中,陳皮可 疏散風寒濕邪,促進氣血運行,並 助脾胃運化,化解濕邪,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桂枝可溫經散寒,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 桂枝入膀胱經,具有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疼痛麻木等症狀,桂枝可溫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疼痛。

搜風散濕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搜風散濕飲常配伍辛溫燥烈之品,如羌活、防風等,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緩和藥性,避免傷及正氣,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備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可減輕風濕痹痛引發的疼痛,並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祛風散寒、除濕止痛,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搜風散濕飲」:

組成:當歸、白朮、獨活、防己、防風、羌活、藁本、白芷、川芎、薄荷、陳皮、桂枝、甘草。

功效:中風伴有濕邪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結:中藥方劑「搜風散濕飲」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風伴有濕邪。方中各味藥物配伍協調,相輔相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白朮、獨活、防己、防風、羌活、藁本、白芷、川芎、薄荷、陳皮、桂枝、甘草。
上銼。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搜風散濕飲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搜風散濕飲時,一定要遵醫囑,不要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搜風散濕飲,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 組成:當歸、白朮、獨活、防己、防風、羌活、藁本、白芷、川芎、薄荷、陳皮、桂枝、甘草。 主治:中風挾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