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膿膏

SHUN NO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4%
脾經 17%
肺經 17%
心經 9%
腎經 8%
三焦經 8%
肝經 6%
胃經 6%
小腸經 0%
膀胱經 0%
膽經 0%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吮膿膏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灸瘡,急腫疼痛。

灸瘡,急腫疼痛,是指因灸療後,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的症狀。吮膿膏由黃耆、白笈、白芷、白薇、當歸、赤芍、防風、甘草、細辛、桑枝、柳枝、乳香、麻油等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灸瘡、急腫疼痛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黃耆半兩,白及1分,白芷1分,白薇1分,當歸1分,赤芍藥1分,防風1分(去蘆頭),甘草1分,細辛1分,嫩桑枝1分,垂柳枝(細銼)2合,乳香1分(細研),清麻油1斤。
抽火毒。
上藥除乳香外,余並細銼,於鐺內用油浸一宿,以慢火煎柳枝色黃黑,綿濾去滓,澄清,拭鐺令淨,慢火熬藥油,入黃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黃丹色稍黑,取少許滴於水內,燃看得所;入乳香,又攪令勻,傾於不津器內盛。
每用看灸瘡大小,以紙上勻攤貼之,每日兩度換,仍煎蔥湯,用軟帛蘸搵熨洗之。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白笈、白芷、白薇、當歸、赤芍、防風、甘草、細辛、桑枝、柳枝、乳香、麻油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中黃耆、白笈、白芷、白薇、當歸、赤芍、防風、甘草、細辛、桑枝、柳枝等中藥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從而緩解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吮膿膏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吮膿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八。 組成:黃耆半兩,白及1分,白芷1分,白薇1分,當歸1分,赤芍藥1分,防風1分(去蘆頭),甘草1分,細辛1分,嫩桑枝1分,垂柳枝(細銼)2合,乳香1分(細研),清麻油1斤。 主治:抽火毒。主治:灸瘡,急腫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