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生丹

定生丹

DING SHE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6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脾經 18%
肝經 16%
肺經 14%
心經 9%
腎經 7%
大腸經 6%
膽經 4%
三焦經 2%
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定生丹]的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燒灼、解毒的作用。雄黃能夠有效地處理一些由毒素引起的病症,如皮膚病、腫脹等。在[定生丹]中,雄黃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但由於其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中藥方劑[定生丹]的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硃砂能夠有效地去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和疼痛。在[定生丹]中,硃砂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消腫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熱毒引起的病症,但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定生丹方劑中含有阿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阿魏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之功效。定生丹為治療婦科疾病的方劑,常伴隨氣滯血瘀、疼痛等症狀,阿魏可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溫陽散寒:阿魏亦能溫陽散寒,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痛經、不孕等症狀,阿魏可溫暖子宮,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孕育功能。

因此,阿魏在定生丹中起到行氣止痛、溫陽散寒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不可或缺的藥材。

定生丹中加入硇砂,主要基於其 燥濕化痰、止咳平喘 的功效。

硇砂性寒,味鹹,入肺經,能清熱燥濕,化痰止咳。其對於痰濕壅肺、咳嗽喘促、痰多粘稠等症狀具有較好療效。

此外,硇砂還具有 解毒 作用,可以減輕某些毒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但硇砂毒性較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定生丹中包含乳香,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

定生丹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筋傷等症,而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消腫止痛,有助於傷口癒合,故而成為定生丹的重要組成部分。

定生丹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定生丹常用於治療妊娠嘔吐,而半夏能有效緩解孕婦的嘔吐症狀,使胎兒安穩生長。
  2. 燥濕化痰: 半夏亦具燥濕化痰之功,能去除體內痰濕,有助於孕婦消化吸收,減少因痰濕阻滯而導致的妊娠不適。

因此,半夏的加入,既能緩解孕婦嘔吐,又能化解痰濕,有助於穩定胎兒,故成為定生丹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定生丹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積之功。定生丹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而木香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患者的腹部不適。
  2. 健脾和胃: 木香亦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定生丹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而木香能健脾益氣,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起到調理脾胃、增強體質的功效。

中藥方劑[定生丹]的組成中包含[沉香],主要是因為沉香具有理氣、行血的作用。沉香能夠有效地舒緩氣滯,促進血液循環。在[定生丹]中,沉香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行氣效果,有助於改善由氣滯引起的相關症狀。

定生丹中含有肉荳蔻,主要原因有二:

  1. 溫脾止瀉: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止瀉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盛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肉荳蔻能溫暖脾胃,驅寒止瀉,起到緩解作用。
  2. 降逆止嘔:肉荳蔻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平息胃氣上逆,緩解嘔吐、呃逆等症狀。此作用與其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有關。

因此,定生丹中加入肉荳蔻,能有效改善因脾胃虛寒、寒濕內盛導致的腹痛、泄瀉、嘔吐等症狀,起到溫中降逆、止瀉止嘔的功效。

定生丹中加入綠豆,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的功效。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解渴之效。定生丹方中常因其他藥材具有燥熱之性,容易造成身體內熱,而綠豆的清熱解毒之性可以 緩解藥物燥熱,避免藥物毒性。此外,綠豆的利水消腫作用也能 幫助身體排除毒素,促進藥物代謝,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定生丹方劑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斂肺止咳:烏梅味酸性寒,入肺經,具有斂肺止咳之效。對於肺氣上逆,咳嗽痰多者,烏梅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
  2. 固澀止瀉:烏梅酸澀收斂,能固澀腸胃,止瀉止痢。對於脾胃虛弱,腸滑泄瀉者,烏梅能收斂腸道,止瀉止痢,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健脾固澀之效。

定生丹方劑中包含百草霜,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血: 百草霜性寒,味苦,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定生丹所針對的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狀,百草霜能有效收縮血管,減少出血量,起到止血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百草霜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涼血,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對於因內熱或外感熱毒引起的崩漏,百草霜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總而言之,百草霜在定生丹方劑中,主要發揮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以治療因熱毒、氣虛、血熱等原因導致的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生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噎膈翻胃」,乃古代對吞嚥困難、反胃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的統稱。

  • 噎膈:指飲食難下,胸膈阻塞,多因氣滯、痰凝或血瘀所致。
  • 翻胃:即食物入胃後反逆嘔出,類似現代之胃食道逆流或幽門梗阻。

此類症狀多與「痰阻、氣滯、瘀毒」相關,古人認為需化痰開結、行氣活血、解毒散瘀以通暢食道胃脘。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解毒破結類

  • 雄黃、朱砂:辛溫有毒,傳統用於「攻毒破積」,化解頑痰瘀毒,開通阻塞。
  • 硇砂:鹹苦辛溫,能「消積軟堅」,破痰血結聚,針對噎膈之有形實邪。
  • 阿魏:臭烈走竄,善「消痞殺蟲」,助攻逐膈上痂塊。

作用:直接攻擊病理產物(痰瘀痂塊),破除食道、胃脘之壅塞。

2. 化痰降逆類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為治痰阻反胃要藥。
  • 烏梅:酸澀斂津,配合半夏「散收並用」,既化痰又防燥藥傷陰。
  • 綠豆:清熱解毒,緩解雄黃、硇砂毒性,兼化痰熱。

作用:化解痰濕膠結,調節胃氣上逆。

3. 行氣溫中類

  • 木香、沈香:辛香行氣,止痛降逆,疏通中焦氣滯。
  • 乳香:活血定痛,助氣血運行以消膈間瘀阻。
  • 肉豆蔻:溫中澀腸,防止行氣藥過散,兼顧脾胃陽氣。

作用:調暢氣機,改善胃氣不降、腸道不通。

4. 佐制與賦形

  • 百草霜(鍋底灰):為衣,取其「止血消积」之性,兼保護黏膜。
  • 薑湯漱口、麥餅壓服:生薑溫中止嘔,麥餅固護胃氣,緩和藥性峻烈。

全方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以毒藥破結為主,輔以行氣化痰,佐以溫中護胃。
  • 動靜結合:雄黃、硇砂之峻烈,配烏梅、綠豆之酸甘緩和。
  • 內外同治:噙化局部作用(直接作用於咽喉食道)與內服全身調理結合。

推測功效機制
通過解毒破結、化痰行氣,逐步瓦解食道及胃部之痰瘀痂塊,恢復氣機升降。其「局部噙化」法尤重直接作用於病所,符合古人「以毒攻毒」之思維,適合頑固性噎膈屬實證者。

傳統服藥法


雄黃3錢,朱砂3錢,阿魏5分(箬焙),硇砂5分,乳香3錢,半夏3錢,木香3錢,沈香1錢,肉豆蔻3錢,綠豆40粒,烏梅40個,百草霜3錢(為衣)。
上為末,將烏梅以熱湯泡令軟,剝去核,研極爛,入藥搗為丸,如彈子大,百草霜為衣,陰乾。
每服1粒,噙化咽下,以生薑湯漱口,復以陳麥餅火燒熟,細嚼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3. 有出血傾向、消化道潰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定生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雄黃3錢,朱砂3錢,阿魏5分(箬焙),硇砂5分,乳香3錢,半夏3錢,木香3錢,沉香1錢,肉豆蔻3錢,綠豆40粒,烏梅40個,百草霜3錢(爲衣)。 主治:噎膈翻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