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疸丸

ZHANG D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5%
胃經 14%
脾經 12%
肺經 10%
三焦經 9%
大腸經 8%
心經 8%
小腸經 6%
腎經 5%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膽經 2%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瘴疸丸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性寒味苦,善於清熱利濕,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之邪,並促進其排出。瘴癘乃濕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故茵陳蒿可解其病因。
  2. 疏肝解鬱: 茵陳蒿亦具疏肝解鬱之效,可緩解因濕熱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此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瘴癘所帶來的諸多不適。

因此,瘴疸丸中加入茵陳蒿,可發揮清熱利濕、疏肝解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瘴癘。

瘴疸丸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瘴疸乃濕熱疫毒之症,梔子能清熱解毒,有效抑制病邪蔓延。
  2. 利濕退黃:梔子入肝經,能利濕退黃,有助於改善瘴疸所致的皮膚黃染、小便黃赤等症狀。

因此,梔子在瘴疸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達到治療瘴疸的目的。

瘴疸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瘴癘多因濕熱疫毒所致,大黃可清熱解毒,瀉去濕熱,緩解症狀。
  2. 瀉下通便:瘴癘常伴有發熱、腹痛、便祕等症狀,大黃能瀉下通便,排泄毒素,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病情恢復。

綜上,大黃在瘴疸丸中發揮着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消除病邪,恢復健康。

瘴疸丸中添加芒硝,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瘴氣所致的熱毒內蘊、腫痛不消等症,芒硝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緩解疼痛。
  2. 通腑泄熱,引毒外出: 芒硝能瀉熱通便,並將熱毒從大腸排出體外。瘴氣入體常伴有腸胃功能失調,積熱內阻。芒硝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熱,同時引導出體內的毒素,達到清熱解毒、恢復腸胃功能的目的。

瘴疸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化痰: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瘴疸常伴有肺氣鬱閉、痰濁壅盛,杏仁可以宣通肺氣,化解痰濁,改善呼吸道症狀。
  2. 清熱解毒:杏仁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清解瘴氣毒素,輔助治療瘴疸。瘴氣為濕熱之邪,易傷肺氣,杏仁可清熱解毒,使肺氣通暢,加速病邪排出。

綜上,杏仁在瘴疸丸中可宣肺化痰、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瘴疸症狀。

瘴疸丸中包含常山,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祛瘴止瘧: 常山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瘴止瘧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瘴氣感染引起的發熱、惡寒、嘔吐、腹痛等症。
  2. 配伍增效: 常山與其他藥材如白芷、蒼朮等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祛瘴止瘧的效果,並能改善脾胃功能,利於病患恢復。

瘴疸丸的組成中包含常山,體現了中醫藥“辨證論治”的理念,通過合理配伍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瘴疸丸方劑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鱉甲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瘴癘乃濕熱疫毒所致,鱉甲能清熱解毒,散除瘴氣,並抑制病邪蔓延。
  2. 滋陰涼血:鱉甲入肝、腎經,能滋陰涼血,對於瘴癘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血瘀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其清熱解毒、滋陰涼血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患者的症狀。

瘴疸丸中包含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攻毒瀉熱: 巴豆性峻烈,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強力瀉下、攻毒、消腫之效。瘴癘多因濕熱疫毒侵襲所致,患者往往出現發熱、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巴豆可直達病竈,驅除毒邪,瀉熱解毒,以解其急症。

二、破瘀散結: 巴豆亦具破瘀散結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積聚於體內的瘀血。瘴癘病程中,常伴有瘀血阻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病情。巴豆可破瘀散結,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疾病康復。

瘴疸丸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淡豆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瘴癘多因濕熱疫毒侵襲所致,淡豆豉可清解暑濕疫毒,緩解患者發熱、惡寒、腹痛等症狀。
  2. 解表散邪: 淡豆豉還具有解表散邪的作用,能疏散風邪,促進汗出,幫助機體排毒。對於瘴癘初期,風邪外襲、體表不適的患者,淡豆豉有助於驅散邪氣,防止病情加重。

總而言之,淡豆豉在瘴疸丸中起著清熱解毒、解表散邪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消除瘴癘病邪,恢復患者健康。

主治功效


茵陳蒿

辛、苦,微寒。歸肝、膽經。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主治濕溫、濕疹、濕瘡,退熱、退黃、縮肝、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濕瘡流水。

梔子

苦、寒。歸心、肺、肝經。清熱瀉火、清熱涼血。主治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

大黃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清熱瀉火、瀉下、活血化瘀。主治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水腫、跌打損傷、水火燙傷。

芒硝

苦、鹹,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利尿、瀉火、瀉下。主治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

杏仁

苦、甘,溫。歸肺、大腸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

常山

苦、辛,微寒。歸脾、胃經。治瘧、湧吐,驅蟲殺蟲,清熱解毒。主治瘧疾、胸中有痰飲積聚、蛔蟲、糞線蟲、鉤蟲等寄生蟲、肝炎、膽囊炎、腎炎、風濕病、癰腫瘡毒。

鱉甲

鹹、甘,寒。歸肝、腎經。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主治陰虛、氣虛、發熱、口渴、盜汗、腰膝痠痛、頭暈目眩、抽搐、痙攣、驚厥、月經不調、產後血虛。

巴豆

辛、苦,溫。歸大腸經。瀉下、驅蟲殺蟲。主治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淡豆豉

苦、甘,微涼。歸肺、胃經。散風熱、降氣、除煩。主治感冒、風熱表症、喉嚨腫痛、瘡瘍腫毒、水腫、腳氣、胸悶、腹脹、逆氣、喘吸、便祕。

總結

瘴疸丸由茵陳蒿、梔子、大黃、芒硝、杏仁、常山、鱉甲、巴豆、淡豆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瀉火、瀉下、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瘧、湧吐、驅蟲殺蟲、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等功效,主治天氣變幻,導致瘴氣、瘧疾、瘟疫等疾病叢生,突然地,黃疸病發作了。

傳統服藥法


茵陳1兩,梔子1兩,大黃1兩,芒消1兩,杏仁6錢,常山4錢,鱉甲4錢,巴豆4錢,豆豉2錢。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或5丸,溫水送下,以吐利為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瘧疾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瘴疸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茵陳1兩,梔子1兩,大黃1兩,芒消1兩,杏仁6錢,常山4錢,鱉甲4錢,巴豆4錢,豆豉2錢。 主治:天行及瘴瘧疫癧,忽發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