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吐散

QU T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七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7%
肺經 11%
胃經 11%
心經 8%
腎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5%
心包經 5%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取吐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中含有珍貴的人參。人參,古稱黃耆,被視為中藥中的「百草之王」,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在取吐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利用其強大的補益作用,以扶正祛邪,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對於因虛弱而致的各種疾病,如久病體虛、氣虛乏力等,人參能促進身體恢復,調節免疫系統,並有助於精神的提振。此外,人參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作用,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為顯著。總體而言,人參在取吐散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即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精選藥材,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取吐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柴胡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且能和胃降逆。取吐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而柴胡能疏解肝鬱,使氣機暢達,達到和胃降逆之效。

二、 配合其他藥物: 取吐散中其他藥物,如半夏、生薑等,也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柴胡與這些藥物配伍,能協同作用,加強其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取吐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在於其瀉下攻積之效。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方中以大黃為主藥,用其瀉下攻積,清除腸胃積熱,達到取吐之目的。同時,大黃亦能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症狀。

取吐散方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利濕:茵陳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功效。取吐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發熱、口苦、小便赤等症狀,茵陳蒿能有效清熱利濕,幫助解除濕熱對機體的困擾。

二、疏肝利膽:茵陳蒿還有疏肝利膽的作用,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取吐散中加入茵陳蒿,不僅能清熱利濕,更能疏肝利膽,改善肝膽功能,促進濕熱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取吐散中包含常山,主要是利用其辛寒之性,降逆止嘔。常山味苦寒,入胃經,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瀉。其寒性可抑制胃氣上逆,而辛味則能驅散寒邪,達到止嘔的效果。

此外,常山還有止瀉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客胃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常山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常山在取吐散方劑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其止嘔功效的重要組成部分。

取吐散方劑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鱉甲味甘鹹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涼血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鱉甲能有效清熱解毒,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化解體內積聚的熱毒,促進毒素排出。取吐散方劑的主要功效為解表散寒、清熱化痰,加入鱉甲可增強其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取吐散」為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人參、柴胡、大黃、茵陳蒿、常山、鱉甲,主治功效為治療因熱病引起的頭痛、四肢疼痛煩躁等。

  1.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它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滋陰可以增強造血功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和增強體力。清熱瀉火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引起的疾病。平肝息風可以滋陰潛陽,益精凝神,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等症。此外,鱉甲還有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2. 柴胡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3.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4. 人參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5.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功效。它可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退熱、退黃、縮肝等症狀;治療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和濕瘡流水;具有止癢的作用。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治療水濕、水腫等相關症狀。常被用作平肝息風的輔助藥物,用於治療肝氣不舒、風邪內擾所導致的頭痛、頭暈、失眠等症。
  6. 常山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功效。其中,常山及其生物鹼對各種瘧原蟲都有顯著的抗瘧作用,可治療瘧疾;常山具有催吐作用,可治療胸中有痰飲積聚之症;常山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對蛔蟲、糞線蟲、鉤蟲等寄生蟲都有較好的驅蟲效果;常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療肝炎、膽囊炎、腎炎、風濕病、癰腫瘡毒等疾病。

總結:「取吐散」以人參、柴胡、大黃、茵陳蒿、常山、鱉甲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病引起的頭痛、四肢疼痛煩躁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蘆頭半兩,柴胡1分(去苗),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茵陳1分,恆山半兩,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
上為散。
每服4錢,用水1中盞,入豉50粒,煎至5分,去滓頓服,不拘時候。取吐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取吐散, 出處:《聖惠》卷十七。 組成:人參蘆頭半兩,柴胡1分(去苗),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茵陳1分,恆山半兩,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 主治:熱病頭痛,四肢煩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