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出蟲蘆薈散」方劑中包含蘆薈,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蘆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對於因濕熱蘊結、蟲毒侵襲而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疥瘡、膿皰瘡等,蘆薈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長,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 潤燥生肌: 蘆薈亦具有潤燥生肌的功效,能促進皮膚組織再生,修復受損的皮膚,加速傷口癒合,改善因蟲毒侵襲而引起的皮膚乾燥、脫屑等症狀。
「出蟲蘆薈散」方劑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胡黃連味苦寒,入心、肺、胃經,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對於因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病,如蟲咬、濕疹、瘡瘍等,胡黃連能有效清熱燥濕,止癢消腫。
此外,胡黃連亦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進一步減輕感染,促進皮膚病的康復。因此,在「出蟲蘆薈散」中加入胡黃連,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止癢消腫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出蟲蘆薈散是一種在中醫中常用的方劑,用於治療一些由於內外因素引起的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一種具有特殊藥理作用的中藥材。雄黃含有砷化合物,具有強烈的抗菌和驅蟲效果,因此在民間療法中常被用於驅除體內寄生蟲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此外,雄黃還具有解毒和消腫的功效,可用於處理一些皮膚病症或腫瘤等問題。由於出蟲蘆薈散的主旨在於清熱解毒、利濕驅蟲,雄黃的加入恰好補足了方劑的功能,增強了其療效。然而,雄黃的毒性較高,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遵循醫生的指導,量身調配,確保安全有效。雄黃的使用體現了中醫藥在治療方面的綜合思維,強調對症下藥的原則,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出蟲蘆薈散方中使用熊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熊膽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蟲蛇咬傷等症。出蟲蘆薈散用於治療皮膚病,其蟲毒入侵,而熊膽可清熱解毒,消滅蟲毒,緩解皮膚炎症。
2. 止癢止痛: 熊膽具有止癢止痛的作用,可緩解皮膚病帶來的瘙癢和疼痛,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熊膽在出蟲蘆薈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皮膚病。
「出蟲蘆薈散」方中使用硃砂,其目的主要在於 驅蟲止癢 及 清熱解毒。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 鎮靜安神、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的功效。對於蟲症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疼痛等症狀,硃砂能有效地 驅除蟲體、止癢消腫,並 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此外,硃砂還具有 鎮靜安神 的作用,對於因蟲症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出蟲蘆薈散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鎮靜安神:代赭石性寒,入肝經,具有鎮肝熄風之效,可平息肝陽上亢,對於因肝火妄動而導致的蟲擾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止吐止瀉:代赭石能降逆止嘔,並能固澀止瀉,對於因肝火上逆或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綜上,出蟲蘆薈散加入代赭石,旨在通過其鎮靜安神和止吐止瀉的功效,綜合調節機體功能,達到驅蟲止癢、改善症狀的目的。
「出蟲蘆薈散」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開竅止痛: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效。方中蘆薈散主治蟲積腹痛,而麝香能通達經絡,驅除蟲積,並能緩解疼痛,提高療效。
二、引藥入臟: 麝香氣味強烈,能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加強蘆薈散的藥效。
總而言之,麝香的加入,既能開竅止痛,又能引藥入臟,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提高療效。
「出蟲蘆薈散」方劑中加入蟾蜍,主要是利用其毒性與活血化瘀的特性。蟾蜍的毒素主要存在於其皮膚分泌的蟾酥中,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對於蟲傷、腫毒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此外,蟾蜍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因此,在「出蟲蘆薈散」中加入蟾蜍,旨在通過其毒性與活血化瘀的特性,以達到治療蟲傷、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出蟲蘆薈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五疳」,指小兒因飲食不節、蟲積或脾胃虛弱導致的五種疳證(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腎疳),常伴隨形體消瘦、腹脹腹痛、毛髮枯焦、精神萎靡等症狀。方中以「出蟲」為名,顯示其核心作用為驅殺寄生蟲,兼能清熱、消積、鎮驚,改善疳積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驅蟲殺蟲
- 蘆薈:苦寒瀉下,清肝殺蟲,尤善驅除腸道寄生蟲。
- 胡黃連:清虛熱、除疳熱,協同蘆薈增強殺蟲效果。
- 雄黃:解毒殺蟲,傳統用於蟲積腹痛。
- 乾蟾(蟾蜍):有毒,但炙後毒性減,能消疳積、殺蟲止痛。
清熱鎮驚
- 熊膽:苦寒清熱,鎮驚解毒,緩解疳熱引起的驚風。
- 朱砂:重鎮安神,治心疳導致的煩躁驚惕。
行氣活血、助藥透達
- 代赭石:重鎮降逆,兼能殺蟲(古載其「殺腹中毒邪」)。
- 麝香:芳香走竄,開竅醒神,助藥力深入病所。
外用輔助(桃柳湯浴)
- 方劑用法提及以「桃柳湯浴兒」,桃枝、柳枝有祛風除濕、通絡殺蟲之效,透過藥浴加強驅邪作用。
綜論治療機理
此方以殺蟲為主軸,結合清熱、消積、鎮驚三法:
- 攻邪:蘆薈、雄黃、乾蟾直攻蟲積,胡黃連清疳熱,從根源消除病因。
- 扶正:代赭石、朱砂、熊膽調理臟腑(肝、心、脾胃),改善疳積虛損。
- 外治內服並用:藥浴開腠理,內服散劑直達腸道,增強驅蟲效果。
整體契合小兒「易虛易實」體質,通過標本兼顧,達到「蟲去熱清、積消正復」之效。
傳統服藥法
蘆薈半兩(細研),胡黃連半兩,雄黃1分(細研),熊膽半兩(研入),朱砂半兩(細研),代赭1分,麝香半分(細研),乾蟾1枚(塗酥,炙微焦黃)。
上為細散。
先用桃柳湯浴兒,後以粥飲調下半錢,然後用青衣蓋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出蟲蘆薈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出蟲蘆薈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蘆薈半兩(細研),胡黃連半兩,雄黃1分(細研),熊膽半兩(研入),朱砂半兩(細研),代赭1分,麝香半分(細研),乾蟾1枚(塗酥,炙微焦黃)。 主治:小兒五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