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治濕湯

BU ZHONG ZHI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18%
胃經 14%
肺經 13%
肝經 8%
膀胱經 5%
大腸經 4%
小腸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中治濕湯」

組成:

  •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補肺益腎
  • 白朮:健脾、燥濕、利水
  • 蒼朮:燥濕、健脾、化痰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
  • 赤茯苓:利水、健脾、寧心
  • 麥門冬:養陰、生津、清心
  • 木通:利水、通淋、清熱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
  • 厚朴:溫中、降氣、燥濕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

主治功效:

  • 水病:是指由水引起的疾病。水病可以分為外水病和內水病。外水病是由於水從外部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如皮膚浸漬、水腫等。內水病是水氣積聚在體內而引起的疾病,如水腫、腹水、痰飲等。水病的臨牀表現可以是水腫、腹脹、嘔吐、腹瀉、尿少等。

方劑組成介紹:

  • 人參:性味甘、微苦,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補肺益腎等功效。
  • 白朮:性味苦、辛,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等功效。
  • 蒼朮:性味苦、辛,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化痰等功效。
  • 陳皮:性味苦、辛,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等功效。
  • 赤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健脾、寧心等功效。
  • 麥門冬:性味甘、微苦,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清心等功效。
  • 木通:性味甘、微苦,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等功效。
  • 當歸:性味甘、苦,溫。歸心、脾、肝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等功效。
  • 厚朴:性味辛、苦,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中、降氣、燥濕等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微寒。歸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補中治濕湯」組成包括人參、白朮、蒼朮、陳皮、赤茯苓、麥門冬、木通、當歸、黃芩、厚朴、升麻等多味中藥材,具有補氣、益氣生津、補肺益腎、健脾、燥濕、利水、理氣、健脾、燥濕、利水、健脾、寧心、養陰、生津、清心、利水、通淋、清熱、補血、活血、調經、清熱、燥濕、瀉火、溫中、降氣、燥濕、發汗、解表、清熱等多種功效,主治水病,包括外水病和內水病,臨牀表現包括水腫、腹脹、嘔吐、腹瀉、尿少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白朮、蒼朮為君藥,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陳皮、赤茯苓、麥門冬、木通為臣藥,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當歸、黃芩、厚朴、升麻為佐藥,具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健脾、利水滲濕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適合氣虛水腫、脾虛水濕內停、小便不利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濕。

相同名稱方劑


補中治濕湯, 出處:《東醫寶鑑》卷六引《醫林》。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蒼朮7分,陳皮7分,赤茯苓7分,麥門冬7分,木通7分,當歸7分,黃芩5分,厚朴3分,升麻3分。 主治:補中行濕。主治:水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