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風湯

BAI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肝經 18%
脾經 15%
肺經 11%
膀胱經 11%
腎經 10%
膽經 7%
心包經 3%
胃經 3%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百風湯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百風湯主治風寒濕痺、肢體疼痛等症,獨活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 獨活還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等症狀。百風湯中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其疏通經絡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痺。

百風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在於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

首先,川芎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其次,川芎辛溫走竄,能祛除風邪,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川芎在百風湯中,起着疏通經絡、祛風止痛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的功效。

百風湯中包含防風,乃因其藥性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

防風善於疏散表邪,尤其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風證,如頭痛、肢體疼痛、瘙癢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百風湯作為治療風邪引起的各種病症的常用方劑,加入防風,可增強其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百風湯中加入當歸,是因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三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生津之功效。百風湯主治風寒濕痺,兼有氣血不足、經絡阻滯之症。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溫經通絡、祛風散寒,從而緩解風寒濕痺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同時,當歸的潤腸通便作用,也能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便祕等症狀。因此,當歸是百風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百風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可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用於治療風寒表證所致的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等症狀。

2. 協調其他藥物: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與麻黃、葛根等藥物配合,可加強解表散寒的作用;與芍藥、生薑等藥物配合,可緩解肌肉疼痛、發熱等症狀。

百風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寧心安神之效。百風湯以祛風止痛為主,但風邪常易傷脾,導致脾虛濕困,加重症狀。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祛除濕邪,提升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更好地輔助祛風止痛。
  2. 寧心安神:茯苓可寧心安神,緩解因風邪侵襲所致的頭暈目眩、心神不寧等症狀。百風湯中常含有辛溫解表的藥物,可能會造成患者心神不寧,茯苓的加入可以緩解此副作用,使療效更加穩定。

百風湯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因為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的功效。

  1. 溫陽散寒:百風湯主要針對風寒襲表、陽氣虛弱所致的疾病,附子能溫陽散寒,驅散體內寒邪,使陽氣恢復,改善患者畏寒、肢冷等症狀。
  2. 扶正祛邪:附子能補益心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促進機體恢復,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總之,附子在百風湯中起到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關鍵作用,有助於緩解風寒邪氣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

百風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百風湯主要針對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細辛可以溫經散寒,驅除風寒濕邪,從而止痛。
  2. 配合其他藥物:細辛與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防風等相配合,可增強散寒止痛之效。細辛的辛散之性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藥力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細辛在百風湯中起著散寒止痛、協同其他藥物發揮功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百風湯中加入天麻,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痙: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搐的功效。百風湯主要針對風邪入絡,導致肢體麻木、痙攣等症狀,而天麻能有效祛除風邪,舒筋活絡,緩解痙攣,達到止痙的效果。
  2. 補益肝腎: 天麻不僅能祛風止痙,還能補益肝腎,改善肝腎虛弱導致的肢體麻木、頭暈目眩等症狀。百風湯中常與其他補益肝腎的藥材搭配使用,如熟地、枸杞等,共同發揮補肝腎、祛風止痙的功效。

因此,百風湯中加入天麻,既能祛除風邪,又能補益肝腎,有助於改善風邪入絡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百風湯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祛風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可平息肝風,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
  2. 通絡止痛: 全蠍亦可疏通經絡,活血止痛,對於風寒濕痹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亦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百風湯中加入全蠍,旨在兼顧祛風止痙和通絡止痛,以達到更全面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效果。

百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百風湯方中多用辛溫藥物,容易造成燥熱,而甘草能緩解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傷及脾胃。
  2. 益氣補脾: 甘草入脾經,能益氣補脾,增強人體抵抗力。百風湯主要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各種風濕痹痛,而脾胃虛弱則會加重病情,甘草能補益脾胃,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百風湯」,,主要成分:獨活、川芎、防風、當歸、桂枝、茯苓、附子、細辛、天麻、全蠍、甘草,主治功效:四肢無力下垂,骨頭關節疼痛。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2.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

  3.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等症。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5.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6.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7.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8.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9.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10. 細辛: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11. 全蠍: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百風湯」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活血之功效,適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頭痛、腰痛、四肢無力下垂,骨頭關節疼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獨活3錢,芎窮2兩,防風2兩,當歸2兩,桂心2兩,茯苓、附子、細辛、天麻1兩,千蠍(炒),甘草1兩。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7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方中茯苓、附子、細辛、乾蠍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百風湯, 出處:《女科百問》卷上。 組成:獨活3錢,川芎2兩,防風2兩,當歸2兩,桂心2兩,茯苓、附子、細辛、天麻1兩,乾蠍(炒),甘草1兩。 主治:四肢垂曳,骨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