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寶丸

氣寶丸

QI B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肝經 14%
大腸經 14%
脾經 12%
肺經 12%
腎經 10%
心經 7%
膀胱經 6%
膽經 2%
三焦經 2%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氣寶丸方劑中包含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理氣: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氣寶丸主治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噯氣泛酸等症狀,茴香的溫中理氣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腹痛等症狀。
  2. 調和脾胃: 茴香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同時也能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氣寶丸常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茴香的調和脾胃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綜上所述,茴香的溫中理氣和調和脾胃功效,使其成為氣寶丸方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症狀。

氣寶丸中添加銀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銀箔性寒,入心經,可清熱解毒,並有鎮心安神的功效。氣寶丸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銀箔的加入有助於平心安神,改善睡眠質量。
  2. 抑菌防腐: 銀具有抑菌作用,銀箔的添加可以防止藥丸變質,延長藥效,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氣寶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寬中,行氣止痛: 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止痛之功效。氣寶丸主治胸悶氣短、心悸不寧等症狀,橘皮能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改善胸悶氣短,並能緩解心悸不適。
  2. 降逆止嘔,和胃消食: 橘皮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氣寶丸中加入橘皮,除了理氣作用外,還能起到和胃消食的作用,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胃部不適。

氣寶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驅蟲消積:檳榔性溫,味辛,具有驅蟲、消積、行氣的功效。氣寶丸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積滯不消等症,而檳榔可以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並促進消化,緩解積滯。

2. 行氣活血:檳榔能促進氣血運行,通暢經絡,對於氣滯血瘀、經絡不通等症有一定療效。氣寶丸在治療上述症狀時,檳榔也能起到輔助作用,提升藥效。

氣寶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氣寶丸主治胸悶氣短、脘腹脹痛等症,木香可行氣止痛,緩解胸悶氣短,促進氣機運行,改善消化不良。
  2. 疏肝解鬱:木香亦有疏肝解鬱之效,可調和肝脾,解除肝氣鬱滯。氣寶丸常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氣短,木香可疏肝理氣,解除肝氣鬱結,改善氣機運行不暢。

氣寶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藥理作用。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溫脾止嘔、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氣寶丸所針對的脾胃虛寒、寒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吳茱萸能溫中散寒,驅散脾胃寒氣,從而止嘔止痛,緩解症狀。此外,吳茱萸還可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氣寶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是利用其瀉下通便的功效。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能瀉熱通便、消腫散結。

氣寶丸主治肺熱壅盛、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牽牛子加入方劑中,一方面可以清熱瀉火,另一方面可以通利大便,使肺熱之邪得以下泄,達到治療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氣寶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涵蓋氣機郁滯、痰飲內停所致諸症,可分三大類:

  1. 氣機阻滯:如膈氣嘔逆、心胸痞滿、食不下,屬中焦升降失常;腹中積聚、腹悶喘急,乃氣滯日久凝聚成實。
  2. 痰飲兼夾:風邪久滯與痰飲咳嗽,反映外邪引動內飲;酒食傷脾胃致滯氣,提示濕濁中阻。
  3. 寒氣攻注:膀胱寒氣上逆攻衝體背腰脊,呈現痛腫不可俯仰,屬寒凝氣滯、經絡不通之象。

整體病機以「氣滯為本」,兼涉寒、痰、食積,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膽及膀胱經。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核心

  1. 行氣破滯

    • 檳榔:降氣破滯,直下腸胃壅塞,針對「腹中積聚」「喘急」等氣結重證。
    • 木香:理三焦滯氣,尤其善行脾胃之氣,緩解「心胸痞滿」。
    • 陳皮:理氣化痰,協調中焦升降,處理「嘔逆」「痰飲咳嗽」。
  2. 溫散寒結

    • 茴香(炒製):辛溫散寒,暖膀胱而舒筋,專治「攻注體背腰脊痛」,其炒製後減燥性,增溫通之效。
    • 吳萸炒牽牛:吳茱萸助牽牛散寒逐水,牽牛瀉下逐飲,針對「寒氣攻注」「痰飲」之標實。
  3. 攻逐痰積

    • 黑牽牛(取半量):瀉水消痰通便,透過吳萸炒制緩其峻性,聚焦痰飲積滯,非純瀉下。

製劑特點

  • 蜜丸緩攻:煉蜜為丸減牽牛、檳榔峻烈之性,使藥力漸釋,契合「看虛實」調劑量的思路。
  • 遞進用藥:輕症10-15丸(偏行氣),痰加檳榔末(加強化痰),若需疏利則加量至30-40丸(偏瀉積)。

作用機理推演

此方通過「行氣→溫通→瀉實」三層次調理:

  1. 調暢氣機:木香、陳皮復脾胃升降,解膈氣嘔逆。
  2. 溫化寒濕:茴香、吳萸炒牽牛散經絡之寒,腰脊痛自緩。
  3. 痰瘀並治:牽牛合檳榔導痰飲積滯從二便出,積聚痞滿得消。

全方側重「氣滯夾實」證,以辛溫通散為主導,佐以瀉下痰積,體現「六腑以通為用」之治法。

傳統服藥法


茴香子(揀淨,銀石器內紙襯炒)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檳榔(銼)1兩,木香1分(4味同杵,羅為末),黑牽牛(揀淨稱)4兩(用吳萸2兩慢火同炒茱萸焦,只取牽牛子,1向杵取末2兩)。
上藥同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至15丸,米飲或木香湯送下;有痰,即用檳榔末半錢,水半盞,煎數沸,放溫送下;欲微疏利,加至30丸至40丸。看虛實,腹稍空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氣寶丸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胃痛等。因此,在服用氣寶丸時,一定要遵醫囑,並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咳血噯氣肺氣腫咳嗽氣喘腳氣病大便秘結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二尖瓣狹窄嘔吐胃下垂大腸激擾綜合症

相同名稱方劑


氣寶丸, 出處:《醫方大成》卷六引《簡易》。 組成:黑牽牛2兩,大黃1兩半,檳榔2兩,青皮(去白)2兩,木香半兩,羌活半兩,川芎半兩,陳皮半兩,茴香(炒)半兩,當歸半兩。 主治:腰脅俱病,如抱一甕,肌膚堅硬,按之如鼓,兩腳腫滿,曲膝仰卧,不能屈伸,自頭至膻中,瘠瘦露骨;一切氣積、食積;並腳氣走註,大便秘結,寒熱往來,狀如傷寒。

氣寶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組成:茴香子(揀淨,銀石器內紙襯炒)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檳榔(銼)1兩,木香1分(4味同杵,羅爲末),黑牽牛(揀淨稱)4兩(用吳萸2兩慢火同炒茱萸焦,隻取牽牛子,1向杵取末2兩)。 主治:膈氣嘔逆,心胸痞滿,食飲不下。一切滯氣,腹中積聚,心胸痞滿,腹悶喘急;及風邪久滯,痰飲咳嗽,酒食有傷,脾胃滯氣,膀胱寒氣,攻註體背,腰脊痛腫,不可俯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