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和陽湯

BA GONG HE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一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6%
心經 12%
腎經 9%
肝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6%
三焦經 6%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八公和陽湯」

「八公和陽湯」為中醫方劑,主要成分有石膏、柴胡、茯苓、白朮、甘草、青皮、天花粉等,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等功效。

石膏

  •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柴胡

  •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 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

茯苓

  • 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 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

白朮

  •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
  • 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甘草

  • 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青皮

  • 性辛、溫、微苦,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

天花粉

  • 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
  • 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總結:

中藥方劑「八公和陽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冬季受寒,病邪在陽明、少陽經,發病後2天便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但使用中藥前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石膏1錢,柴胡2錢,茯苓3錢,白朮2錢,甘草1錢,炒梔子1錢,青皮3分,天花粉1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石膏、柴胡、青皮、天花粉清熱解表,茯苓、白朮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冬天傷寒,邪氣在陽明和少陽經,發熱兩天後出現瘧疾的症狀。如果患者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症狀,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八公和陽湯,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石膏1錢,柴胡2錢,茯苓3錢,白朮2錢,甘草1錢,炒梔子1錢,青皮3分,天花粉1錢。 主治:冬月傷寒,邪在陽明、少陽,身熱2日即有如瘧之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