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八風丹中包含烏頭,主要是因為烏頭具有 祛風止痛、散寒解表 的功效。
烏頭味辛、性熱,入肺、脾經,能驅散寒邪,止痛止癢。對於風寒濕痺、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具有明顯療效。
因此,在八風丹中添加烏頭,可以有效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並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八風丹中含有荊芥,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邪: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發汗之功效,可針對風邪入侵所致的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起到驅散風邪的作用。
- 清熱解毒: 荊芥除了疏散風邪,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利頭目,對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等症狀也有治療效果。
八風丹中加入荊芥,正是利用其疏散風邪、清熱解毒的特性,以達到治療風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病症的目的。
八風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通,對於八風所致的經絡不通、氣血瘀滯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補血養血,潤燥養顏:當歸具有補血養血、潤燥養顏的作用,能改善因八風侵襲而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等症狀。
因此,八風丹中加入當歸,既能治療八風所致的疾病,又能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起到標本兼顧的效果。
八風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基於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性溫,氣味辛香,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治療昏迷、驚厥、中風等症狀。同時,麝香亦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八風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加入麝香可有效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減輕頭痛,並能促進鼻腔通暢,緩解鼻塞。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八風丹」
烏頭:性溫、味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膀胱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主治功效: 中風:一種腦血管疾病,通常是由於腦部血液供應中斷或減少引起的。半身不遂:中風後,身體一側的肢體出現運動和感覺障礙。手足頑麻:手和腳麻木、僵硬和疼痛。言語謇塞:說話困難,言語不清。口眼歪斜:嘴巴和眼睛歪向一側。
總結: 中藥方劑「八風丹」的主要成分為烏頭、荊芥、當歸、麝香,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常用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言語謇塞、口眼歪斜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滑石(細研)1兩,天麻(酒浸)1兩,龍腦(研)1分,麝香(研)1分,白僵蠶(微炒)0.5兩,白附子(炮)0.5兩,半夏(白礬制)2兩,寒水石(火燒通赤,細研,水飛)0.5斤。上為細末,入研者藥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每服1丸,食後細嚼,溫荊芥湯下;茶清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風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八風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大川烏(炮)4兩,荊芥穗4兩,當歸2兩,麝香(另研)5錢。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言語謇塞,口眼歪斜。
八風丹,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附子(去皮臍)半兩,川烏頭(去皮臍,炙)半兩,草烏頭(去皮尖)半兩,白附子半兩,半夏半兩,天南星半兩,香白芷半兩,天麻(去苗)半兩,川芎半兩,細辛(去葉土)半兩(并生用),朱砂半兩(别研),麝香1錢(别研)。 主治:體虛有風,痰涎壅盛,頭目昏重,口眼牽引,面若蟲行,癱緩諸風。
八風丹, 出處:《局方》卷一。 組成:滑石(細研)1兩,天麻(酒浸)1兩,龍腦(研)1分,麝香(研)1分,白僵蠶(微炒)半兩,白附子(炮)半兩,半夏(白礬制)2兩,寒水石(火燒通赤,細研,水飛)半斤。 主治:諸風及痰熱上攻,頭痛面赤,目眩旋運,鼻塞咽乾,頸項不利,痰唾稠濁,神情如醉,百節疼痛,耳嘯蟬鳴,面上遊風,口眼蠕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