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荊丸

WU J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6%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為烏頭丸的主要藥材,其毒性較強,但也有其藥用價值。

  1. 溫經散寒:烏頭性熱,能溫經散寒,對於寒邪阻滯經絡、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祛風止痛:烏頭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症。

烏頭丸的組成中也包含其他藥材,如白芷、蒼朮等,這些藥材能解毒、緩解烏頭的毒性,並增強其療效。因此,烏頭丸在應用時需謹慎,應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使用。

烏荊丸方劑中包含荊芥,乃因其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利咽止痛之功效。

荊芥善於疏散風邪,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其散風止癢之效,對於麻疹、風疹等症引起的皮膚瘙癢亦有所助益。此外,荊芥亦可清利咽喉,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亦具一定療效。

因此,烏荊丸方劑中加入荊芥,旨在發揮其解表散風、透疹止癢、利咽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烏荊丸

烏荊丸為中藥方劑,由烏頭、荊芥組成。主治患有風寒導致的筋攣抽搐,下巴寬鬆並張開而不閉合;腸胃病導致的大便出血。各種風寒引起的病症,包括:

  • 手腳不聽使喚
  • 嘴巴和眼睛歪斜
  • 說話不利索
  • 眉毛和眼睛不停地抽動
  • 頭暈腦脹
  • 筋脈拘攣
  • 全身麻木
  • 全身各個關節疼痛
  • 皮膚瘙癢
  • 抓撓後形成瘡瘍
  • 婦女血風
  • 全身疼痛瘙癢
  • 頭疼眼暈
  • 臟毒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烏頭

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總結

烏荊丸由荊芥、烏頭組成,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止癢、止血等功效。主治風寒引起的筋攣抽搐、下巴鬆弛、張而不閉、腸胃病引起的便血,以及各種風寒引起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川烏1兩(炮,去皮),荊芥穗2兩。
上以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酒或熟水送下,有疾,食空時,日3-4服;無疾,早晨1服。
頤頷寬嚲不收:少府郭監丞,少病風攣搐,頤頷寬嚲不收,手承頷,然後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長服之,已五十餘年。年七十餘,強健,須發無白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貝爾氏癱瘓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出血皮膚搔癢全身酸痛顏面神經麻痺膝部腫大疼痛頭昏精神不佳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烏荊丸, 出處:《蘇沈良方》卷二。 組成:川烏1兩(炮,去皮),荊芥穗2兩。 主治:病風攣抽,頤颔寬亸不收;腸風下血。諸風緩縱,手足不随,口眼歪斜,言語謇澀,眉目瞤動,頭昏腦悶,筋脈拘攣,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節疼痛,皮膚瘙癢,搔成瘡瘍。又治婦人血風,渾身痛癢,頭疼眼暈;及腸風臟毒,下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