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丸

烏頭丸

WU T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脾經 25%
腎經 25%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凝滯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僵硬等症狀,烏頭能夠溫經散寒,緩解疼痛。
  2. 祛風濕:烏頭亦能祛風濕,對於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痺痛、關節腫痛等症狀,烏頭能夠驅散寒濕,改善疼痛。

烏頭性峻烈,具有毒性,需由醫師辨證施治,嚴格控制用量。不可自行服用或隨意增加劑量,以免造成中毒。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烏頭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宿患風癬,遍身黑色,肌體如木,皮膚粗澀,及四肢麻痹」,其描述與中醫「風邪蘊毒、痰瘀阻絡」之證候相符:

  1. 風癬:中醫認為癬疾多因風、濕、熱邪鬱結肌表,日久化毒。若見皮膚黑色、粗糙如木,提示風毒深伏,血絡瘀滯,肌膚失養。
  2. 四肢麻痹:乃風痰瘀血阻滯經絡,氣血不通所致,屬「痹證」範疇。

此證病機關鍵在於風毒痰瘀膠結,非單純祛風或活血可解,需以峻藥攻逐。


組方邏輯及治療原理

烏頭丸由三味藥組成,配伍簡峻,直攻病所:

  1. 大烏頭(生用)

    • 性味辛熱大毒,歸心、肝、腎經,為「祛風逐濕、溫經通痹」之峻藥。
    • 生用藥力更猛,能破沉寒痼冷、開透關節、搜剔絡中風痰瘀滯,故可解頑痹麻痹。然其毒性極強,需配伍以制其烈性。
  2. 黑牽牛(生用)

    • 性苦寒,有毒,功能瀉下逐水、通利二便,兼能「祛痰消積」。
    • 此處非為瀉下,而是借其走竄之性,協同烏頭開泄痰濕風毒,從二便分消。其寒性亦可稍制烏頭之燥熱。
  3. 川五靈脂(生用)

    • 為寒號蟲糞便,味甘性溫,專入肝經血分,功能活血散瘀、通絡止痛
    • 生用化瘀力強,能化皮膚腠理之瘀血,改善肌膚粗澀如木;其溫通之性助烏頭行氣血,解四肢麻痹。

方劑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1. 攻逐與通絡並行

    • 烏頭辛熱搜風,五靈脂活血通絡,黑牽牛滌痰下行,三者合用,共逐風、痰、瘀三邪。
    • 全方以「開破」為主,面糊為丸緩其峻烈,鹽湯或酒送服助藥力直達病所(鹽引藥入腎,酒行藥勢)。
  2. 標本兼顧

    • 治標(麻痹、癬疹)借烏頭祛風、五靈脂活血;
    • 治本(痰瘀內結)以黑牽牛滌痰濁,五靈脂化瘀滯。

此方體現中醫「以毒攻毒」思想,針對痼疾頑症,非尋常藥力所能及者,故用峻藥組方,然須精確辨證。

傳統服藥法


黑牽牛、川五靈脂(淘去沙)、大烏頭(皮光而大者,析開)。
上藥並生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食前鹽湯或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胰臟炎腳氣病瘧疾麻痺腹股溝疝氣心內膜炎胃潰瘍五十肩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

相同名稱方劑


烏頭丸,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草烏頭1斤。 主治:宿患風癬,遍身黑色,肌體如木,皮膚粗澀,及四肢麻痹。

烏頭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引《經驗良方》。 組成:川烏頭(去皮尖)1兩(生用),荊芥穗2兩。 主治:瘡腫。

烏頭丸,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草烏頭半斤,青鹽4兩,青橘皮2分,陳皮2分,良薑2分,乾薑2分,茴香2分。 主治:停飲。

烏頭丸,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川烏2兩(去皮尖),草烏1兩(2味以黑豆半斤煮透軟,去皮臍,切片,日乾),地龍(去土)半兩,白附子(炮)半兩,天麻半兩。 主治:腎臟風上攻下注,生瘡並癬。

烏頭丸,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烏頭1斤(用東流河水浸14日,每日3度換水。日滿取出,去黑皮并臍尖,切作柳葉片,入牽牛子1合同炒,候香熟,去牽牛子不用),舶上茴香2兩(另杵爲末),青鹽5兩(另研),陳皮(去白)2兩,牛膝5兩(細切,以好酒浸7日,爛研),川椒5兩(揀去子)。 主治:暖水臟,壯筋骨,縮小便。主治:風。

烏頭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引《廣南四時攝生論》。 組成: 烏頭丸(《普濟方》卷二二○引《廣南四時攝生論》。)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引《廣南四時攝生論》。組成:川烏頭1斤(以川中無積草者。先以黑豆1鬭,用水與烏頭同煮,水乾旋添湯,煮豆爛爲度,出豆不用。烏頭去皮臍,以竹刀切作片,用鹽4兩,湯化爲水,將烏頭同煎爛,研成膏子,乃用後藥),肉豆蔻4斤,沉香1兩半,破故紙1兩(微炒),巴戟天1兩(去心),海桐皮2兩,牛膝2兩半,茴香2兩(微炒),甘草半兩,天麻1兩半,虎脛骨1兩,檳榔1兩。主治:補暖,疏風,治氣。 。 主治:補暖,疏風,治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