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烏煎

川烏煎

CHUAN WU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脾經 25%
腎經 25%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川烏煎方劑中包含烏頭,乃因其性溫熱,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根部,其主要藥效成分為烏頭鹼,具有強烈的鎮痛、抗炎作用,可治療風寒濕痺、肢體疼痛、麻木等症。

由於烏頭毒性較強,故需炮製處理,降低其毒性。川烏煎方劑中以酒製川烏,其原理為酒能解毒,並能促進烏頭藥效的發揮。因此,川烏煎方劑中包含烏頭,旨在借其藥性,治療相關疾病,但需謹慎使用,嚴格遵醫囑。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川烏煎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川烏煎主治「風痹,骨節痛」,屬風寒濕邪侵襲經絡、關節所致之痹證。

  • 風痹:風邪偏勝,表現為關節遊走性疼痛,惡風。
  • 骨節痛:寒濕凝滯筋骨,氣血不通,引發關節固定性劇痛、屈伸不利。

古籍強調「一盞即安」,顯示其藥效迅猛,擅長速止痹痛,反映川烏辛熱峻烈之性,能速祛寒濕、開閉通痹。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方峻藥,專攻寒濕

    • 方中僅用川烏一味,且「不拘多少」,取其力專效宏。川烏為大辛大熱之品,歸心、肝、腎經,尤善:
      • 祛風除濕:辛散外邪,開泄腠理,驅逐經絡風寒濕。
      • 溫通止痛:熱性助陽,破除陰凝,通暢氣血而止痛。
      • 透關達節:其性善走,直透深層筋骨,解頑固痹痛。
  2. 磨汁煎服,增效思路

    • 生用磨汁:生川烏毒性強而藥性峻猛,傳統磨汁保留其完整成分(如烏頭鹼),增強溫通鎮痛效力,適合痹證急症。
    • 煎煮減毒:煎服過程使部分毒性成分水解,緩和副作用,同時維持治療活性。
  3. 治療原理

    • 驅邪為本:以辛熱剋制寒濕,直接消除致痛病機。
    • 以動制靜:風痹多屬「動」證(遊走痛),川烏辛散走竄,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 速戰速決:單味重用,集中藥力速取效,契合痹症急性發作需求。

三、潛在應用延伸

  • 寒性痛證:若見關節冷痛、遇寒加劇、局部不紅不熱,屬純寒無熱者尤宜。
  • 沉痾痼疾:久痹入絡,非猛藥難除時,可短期用此方破陰結(需嚴格控制劑量與用法)。

此方體現中醫「單方氣專」思想,針對陰寒實證,以藥性之烈克制病勢之頑。其核心邏輯在於「通」與「熱」,透過溫行氣血、破除痼冷而取效。

傳統服藥法


川烏不拘多少。
上藥磨汁煎服。1盞即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川烏煎,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五引《雞峰》。 組成:川烏不拘多少。 主治:風痹,骨節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