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參散

XING C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20%
胃經 17%
大腸經 12%
心經 10%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2%
肝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杏參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益氣養陰等功效,常適用於治療因高處摔下、受驚嚇、渡水時跌倒或摔跤導致的身體極度疲勞、氣喘吁吁、坐立不安等症狀。

  • 桂枝: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 杏仁:杏仁性溫味苦,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腸燥便祕、血虛津枯等症狀。
  • 甘草:甘草性甘味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 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等症狀。
  • 白朮:白朮性溫味苦,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等症狀。
  • 半夏:半夏性溫味辛,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 檳榔:檳榔性苦味辛,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感染、胃腸濕氣、腹脹、腹痛等症狀。
  • 大腹皮:大腹皮性溫味苦,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腹部脹滿、疼痛、便祕、膀胱炎、尿道炎、腎結石等症狀。
  • 訶子:訶子性酸澀微寒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久瀉不止、久痢或脫肛、虛寒久瀉、肺虛久咳、失音者、痰熱鬱肺等症狀。
  • 橘紅:橘紅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等症狀。
  • 人參:人參性甘味微溫,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體倦、神疲、少氣、畏寒肢冷、自汗、脫肛、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狀。
  • 桑白皮:桑白皮性寒味苦,具有止咳化痰、清肺熱、止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咯血、吐血、衄血、月經過多等症狀。
  • 紫菀:紫菀性苦味辛平,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痰多等症狀。

「杏參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益氣養陰等功效,常適用於治療因高處摔下、受驚嚇、渡水時跌倒或摔跤導致的身體極度疲勞、氣喘吁吁、坐立不安等症狀。使用中藥方劑前,請諮詢合格的中醫師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傳統服藥法


桃仁、杏仁(並去皮尖,炒)、人參、知母、貝母、桑白皮(米泔浸,蜜炙三度)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7分,食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人參、桑白皮、橘紅、大腹皮、檳榔、白朮、訶子、半夏、桂枝、杏仁、紫菀、甘草等均具有安神定志、止咳平喘的功效。其中,人參、桑白皮、橘紅、大腹皮、檳榔、白朮、訶子、半夏、桂枝、杏仁、紫菀等均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安神定志、止咳平喘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頭暈、心悸、失眠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以確保用藥安全。

相關疾病


氣喘多痰易感到驚嚇

相同名稱方劑


杏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三引《仁存方》。 組成:桃仁、杏仁(并去皮尖,炒)、人參、知母、貝母、桑白皮(米泔浸,蜜炙三度)各等分。 主治:喘。

杏參散, 出處:《局方》卷四(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桃仁(去皮尖,麸炒)、人參(去蘆)、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蜜炒微赤,再泔浸1宿,焙)各等分。 主治:除痰下氣。主治:胸脅脹滿,上氣喘急,倚息不得睡卧,神思昏憒。

杏參散, 出處:《濟生》卷二(人衛本)。 組成:人參、桑白皮、橘紅、大腹皮、槟榔、白朮、訶子(面裹煨,取肉)、半夏(湯泡7次)、桂心(不見火)、杏仁(去皮尖,炒)、紫菀(洗)、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墜墮驚恐,渡水跌撲,疲極筋力,喘息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