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核防風薄

XIAO HE FANG FENG B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6%
脾經 14%
肺經 10%
胃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6%
三焦經 5%
心包經 4%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腎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消核防風薄」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中包含「莽草」成分。莽草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解熱、消腫和活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濕病、肌肉疼痛及其他與風邪相關的疾病。在「消核防風薄」的組閤中,莽草能夠協助抵抗外邪侵襲,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因風寒引起的肌肉緊張和不適。

此外,「消核防風薄」主要用於對抗因風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疼痛、腫瘤等,而莽草的特性正好能夠補充這一需求。其具有消腫作用的特性,能有效針對外部病因引起的病理變化,幫助患者的身體恢復平衡與健康。因此,莽草在此方劑中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添加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咽喉腫痛、疼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消腫: 川芎除了活血行氣外,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川芎能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消散咽喉部位的炎症,進一步減輕腫痛。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大黃,其主要原因為:

  1. 瀉火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之效。方中以大黃瀉火解毒,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結核之毒邪。
  2. 通腑排毒: 大黃亦具有通便排毒之功效。方中加入大黃,可促進腸胃蠕動,排除體內積滯,使毒素得以排出體外,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幫助消散核腫。
  2. 補血養血,滋潤肌膚: 當歸兼具補血養血之效,能夠改善氣血虧虛,滋養肌膚,提升身體抵抗力,有助於促進核腫消退,恢復健康狀態。

因此,當歸在「消核防風薄」方劑中發揮着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重要作用,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核止痛、恢復健康的療效。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本方旨在治療風寒咳嗽,而防風可疏散肺經風寒,止咳化痰,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防風性溫和,不寒不燥,可調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而傷及脾胃。同時,防風能引導藥力深入肺經,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提高療效。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芍,可舒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口苦咽乾等症狀。
  2.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防風、薄荷等性偏寒涼,白芍的加入可以中和寒涼之性,防止過寒傷脾,同時也能使藥效更加平和、協調,避免藥性相剋。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白蘞味甘、辛,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瘰癧等病症,白蘞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白蘞同時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水濕停滯或氣血瘀阻所致的肢體腫脹、疼痛等症狀,白蘞可起到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輔助作用,促進疾病康復。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方劑中包含防風等辛涼解表藥,容易耗損正氣,而黃耆可補氣固表,防止正氣耗損,同時提高機體抵抗力,更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2. 託毒生肌: 黃耆亦能託毒生肌,促進創傷癒合。方劑中可能存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而黃耆的加入可以幫助毒素排出,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疾病的康復。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消核防風薄方劑主治咽喉腫痛,症狀多為熱毒蘊結,故加入黃連以清熱解毒,消散咽喉之熱毒。

2. 抑制細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中含有的黃連素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引起咽喉炎的細菌感染。因此,在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加速咽喉腫痛的消退。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包含黃芩,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效。方劑中可能因患有熱證,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故使用黃芩來清熱瀉火,以改善症狀。
  2. 解毒消腫: 黃芩亦具解毒消腫之效。若患者有毒熱入侵、咽喉腫痛等症狀,黃芩能清熱解毒,並消散咽喉腫脹,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黃芩,應是為了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以達到治療目的。

消核防風薄方劑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清解因內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有助於消退核腫。
  2. 利濕退黃: 梔子亦可利濕退黃,對於因濕熱引起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療效。方中加入梔子,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利濕退黃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病症的緩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消核防風薄 」

中藥方劑「 消核防風薄 」,主要成分有:莽草、川芎、大黃、當歸、防風、白芍、白蘞、黃耆、黃連、黃芩、梔子。

方劑組成介紹

莽草: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效,主治各種熱毒疾熱、淋證。

川芎: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大黃: 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防風: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白芍: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白蘞: 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黃耆: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黃連: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梔子: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主治功效

女性乳房生了核,多年了都治不好。

總結

中藥方劑「 消核防風薄 」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等功效,可有效治療女性乳房生核。

傳統服藥法


莽草8分,芎藭8分,大黃10分,當歸10分,防風10分,芍藥10分,白蘞10分,黃耆12分,黃連10分,黃芩10分,梔子仁4分。
上為末。
以雞子白和塗故布若練上,以薄腫上,日4-5次,夜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大便溏泄者慎用。
  • 本方中大黃、黃連、黃芩均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過量服用可引起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
  • 本方中莽草、川芎、當歸、白芍、白蘞、黃耆、梔子均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過量服用可引起出血。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消核防風薄, 出處:《醫心方》卷二十一引《深師方》。 組成:莽草8分,芎藭8分,大黃10分,當歸10分,防風10分,芍藥10分,白蘞10分,黃耆12分,黃連10分,黃芩10分,梔子仁4分。 主治:婦人乳癰生核,積年不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