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黃耆散

BA WEI HUA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10%
肺經 8%
三焦經 8%
膽經 8%
心包經 5%
腎經 2%
小腸經 2%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八味黃耆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八味黃耆散的主要功效為益氣健脾,固表止汗,而黃耆正是此功效的核心藥材,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
  2. 扶正祛邪: 八味黃耆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易患感冒,脾胃虛弱等症,而黃耆補氣固表的作用,正是扶正祛邪,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病症。

八味黃耆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八味黃耆散以補氣健脾為主,而川芎的加入則能輔助疏散因氣虛所致的風邪,並活血化瘀,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2. 調和藥性,協同補氣: 八味黃耆散的藥性偏溫補,川芎的加入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熱的作用。同時,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補氣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補氣效果。

八味黃耆散中添加大黃,看似矛盾,實則精妙。

黃耆補氣固表,溫陽益氣,為方中君藥,但過於溫燥,容易化熱傷陰。大黃苦寒瀉熱,清熱解毒,可緩解黃耆溫燥之性,防止藥性偏燥,避免傷陰。

同時,大黃瀉下通便,可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黃耆補氣固表之功。此外,大黃亦可清熱解毒,防止風邪內侵,有助於黃耆抗邪扶正之效。

因此,大黃的加入,不僅能調和黃耆藥性,更能促進其療效,使八味黃耆散兼具補氣固表與清熱解毒之功效。

八味黃耆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八味黃耆散旨在補氣固表,但若患者同時伴有內熱,則需配合黃連清熱瀉火,避免補氣過度而助長內熱,加重病情。
  2. 配伍相宜: 黃連與其他藥材如黃耆、人參、茯苓等,配伍使用,可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黃連的寒性可制約黃耆、人參等藥材的溫燥之性,避免過於燥熱,同時也能減少補氣過度引發的副作用。

八味黃耆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在於其緩解脾氣虛弱調和氣血的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等功效。在八味黃耆散中,白芍與黃耆等藥物相配,可以滋陰養血,補氣健脾,緩解脾氣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此外,白芍還能調和氣血,避免黃耆補氣過度而導致陽盛陰虛,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使補氣效果更佳。

八味黃耆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成分豐富,其中包含黃耆、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防風與莽草等。莽草之所以被納入此方劑之中,主要基於其特殊藥性。莽草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燥濕止癢之功效。在八味黃耆散中,莽草用以增強整個方劑的祛風除濕能力,對治療因外感風寒所導致的肢體痠痛、皮膚瘙癢等症狀尤為適用。此外,莽草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能協同增效,共同調理人體氣血,強化免疫機能,達成扶正祛邪、固表止汗之目的。然而,莽草亦含有一定毒性,應用時需謹慎控制劑量,以免造成不良反應。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八味黃耆散結合各藥材特性,形成一個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整體療效,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華。

八味黃耆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

方中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補氣健脾,但容易造成脾胃濕熱,導致腹脹、腹瀉等症狀。而黃芩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抑制脾胃濕熱,防止補氣過度而出現副作用。同時,黃芩也能燥濕止痢,配合白朮、茯苓等藥物,更有效地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因此,加入黃芩,可使方劑補而不燥,益氣兼顧瀉火,更符合治療脾虛濕困的原則。

八味黃耆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八味黃耆散以補氣為主,但亦有溫燥之弊,加入梔子可起到清熱解毒,防止補氣過度而致燥熱的作用。
  2. 緩解燥熱症狀: 八味黃耆散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脾虛食少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常伴有燥熱,如口乾舌燥、便祕等。梔子可以清熱瀉火,緩解這些伴隨的燥熱症狀,使補氣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八味黃耆散」

中藥方劑「八味黃耆散」,主要成分包括黃耆、川芎、大黃、黃連、白芍、莽草、黃芩、梔子,主要功效為治療癰疽發背,即背部生長的大而毒的瘡。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

傳統服藥法


黃耆、芎窮、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
上治下篩。
雞子白和如泥,塗故帛上,隨腫大小敷之,乾則易之。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歇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味黃耆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拔毒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八味黃耆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黃耆、川芎、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 主治:癰疽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