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開關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特性:
- 通經活絡:白僵蠶性寒,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痙的功效,能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解毒散結:白僵蠶還具有解毒散結的作用,能消散痰濁、瘰癧等病症,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白僵蠶在開關散中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疏通經絡、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的目的,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開關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作用:
1. 疏散風熱,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通絡止痛之效。對於風熱邪氣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全蠍可起到疏風散熱、通經活絡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
2. 熄風止痙,解毒散結: 全蠍能熄風止痙,對於因風熱邪氣引起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全蠍能起到鎮靜安神、舒筋活絡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痛苦。
開關散中包含芒硝,主要是因為芒硝具有以下特性:
-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軟堅散結: 芒硝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夠化解體內積聚的痰飲、瘀血等病邪,有助於改善腹部腫塊、疼痛等症狀。
開關散通常用於治療便祕、腹脹、胸悶、脅痛等症狀,芒硝的加入可以有效地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積聚的毒素,達到通便、消脹、止痛等效果。
中藥方劑[開關散]的組成中,包含硼砂,是因為硼砂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的作用。硼砂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感染引起的症狀。其抗菌消炎效果能夠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幫助治療由感染引起的健康問題。
開關散中加入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燥濕止癢、解毒殺蟲的功效。對於濕疹、癬症等因濕熱、蟲毒引起的皮膚病,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消腫,改善病症。
- 收斂生肌:膽礬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一些伴有滲出液的皮膚病,膽礬能收斂滲出液,加速傷口乾燥,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開關散中加入膽礬,是為了發揮其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作用,有效治療濕熱、蟲毒引起的皮膚病。
開關散中包含薄荷,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表止痛的功效。開關散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薄荷可有效清熱解表,緩解這些症狀。
- 通利鼻竅: 薄荷具有芳香通竅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鼻塞不通的症狀,幫助患者呼吸順暢,達到開關散通鼻竅的功效。
因此,薄荷在開關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疏散風熱,更能通利鼻竅,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開關散中加入豬牙皁,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因濕熱、毒邪入侵而引起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濕疹等。
- 利水消腫:豬牙皁也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因此,開關散中加入豬牙皁,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開關散」方中加入「冰片」,主要考量其清熱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
- 清熱止痛: 冰片性寒,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因熱毒或外傷引起的疼痛,冰片能有效緩解。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效,能提神醒腦,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因此,在「開關散」中加入冰片,有助於清熱止痛,並增強開竅醒神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開關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開關散為古代治療咽喉急症的外用方劑,主要用於:
- 喉閉、喉風、喉痹:指咽喉腫脹阻塞、呼吸困難或吞嚥疼痛的急症,多因風熱、痰火或疫毒壅滯於咽喉所致。
- 雙單蛾(乳蛾):即扁桃體腫大化膿,單側或雙側發作,發病急驟,常伴高熱、咽痛難忍。
- 喉瘟:泛指疫毒(如白喉)引起的咽喉腫痛、黏膜潰爛,嚴重時可窒息。
此方以「開關」為名,強調其通關開竅之效,適用於咽喉閉塞、氣機不通的急症。古代以局部外用為主,透過藥物刺激口腔黏膜,促使痰涎排出或緩解痙攣,以達「開喉」目的,後續再配合內服藥根治。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開關散僅兩味藥,配伍簡練,直指病機:
蟾酥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具強效開竅醒神、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 作用原理:
- 外用對黏膜有強刺激性,可引發局部充血、分泌增加,促進痰涎排出,緩解咽喉閉塞。
- 其麻醉止痛作用能暫時減緩劇痛,利於後續治療。
- 解毒特性可抑制咽喉疫毒或熱毒壅滯。
鉛白霜(醋酸鉛或鹼式碳酸鉛)
- 性味功效:酸寒,外用收斂消腫、腐蝕膿瘡。
- 作用原理:
- 收斂作用能減輕黏膜充血腫脹,緩解急性炎症。
- 與蟾酥配伍,一辛散一收斂,調節局部氣血,避免過度刺激。
- 輕度腐蝕性可促使膿瘡潰破(如乳蛾化膿期)。
烏梅肉為引
- 烏梅酸澀,能緩和蟾酥與鉛霜的毒性,減少黏膜損傷,同時生津潤燥,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三、方劑設計邏輯
此方針對「咽喉閉塞」的核心病機,推論其治療原理如下:
- 急則治標:以辛烈之蟾酥快速刺激口腔,反射性促進咽喉肌肉收縮或分泌,解除痙攣性阻塞。
- 解毒消腫:鉛霜與蟾酥協同清熱毒、斂瘡腫,針對乳蛾或喉痹的熱毒熾盛階段。
- 外治避開內服風險:咽喉腫閉時內服藥難以下嚥,改以黏膜給藥,避開消化吸收途徑,降低毒性影響。
此方體現中醫「通關急救」思維,先以外用藥開路,後續再辨證內治,適合古代缺乏現代急救技術時的應急處理。
傳統服藥法
蟾酥1小片,鉛白霜1字。
上為極細末。
用烏梅肉蘸藥,於兩口角揩擦良久乃開,以進別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開關散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開關散, 出處:《金鑑》卷三十九。 組成:烏梅肉、冰片、生南星。 主治:開噤。主治:中風口噤。
開關散, 出處:《痘麻绀珠》卷五。 組成:白礬3錢,巴豆4粒。 主治:痘疹,痰塞喉中,聲如拽鋸,滴水不入。
開關散, 出處:《喉科指掌》卷二。 組成:皂角刺1錢,細辛5分,冰片2分。 主治:纏喉風,因肺感時邪,風痰上壅,陰陽閉結,內外不通如蛇纏,頸下壅塞,甚者角弓反張,牙箝緊閉。
開關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引《應驗方》。 組成:川芎1錢,薄荷1錢,盆消1錢,白芷1錢,全蠍1錢,僵蠶半錢,天麻半錢,細辛1錢。 主治:牙關緊急不開,因風熱攻註牙齒者。
開關散,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白僵蠶2錢(烘),全蠍2錢(洗去尾勾),牙消2錢,硼砂2錢,膽礬3錢,薄荷葉1錢,牙皂2錢,冰片3分。 主治:喉閉、喉風、喉痹、雙單蛾、喉瘟。
開關散, 出處:《活人方匯編》卷五。 組成:升麻(取綠色堅實者,酒拌周時,俟潤透,曬乾,炒黑色用)8錢,台烏(鹽水拌透,炒黃色用)8錢,蒼朮(米泔水潤透,炙至白煙起,碗覆存性用)1錢。 主治:翻胃初起,不拘三脘,遲速吐逆及噎膈之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