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喉七寶散

CHUI HOU QI B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偏寒 (0.5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2%
脾經 8%
心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小腸經 4%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吹喉七寶散中包含芒硝,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聲嘶、咳嗽等症狀。

二、 引藥下行: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其他藥材的藥效引導至咽喉部位,增強藥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吹喉七寶散以芒硝為引,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咽喉炎症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吹喉七寶散中加入豬牙皁,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豬牙皁性寒,味苦,入肺經,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吹喉七寶散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而豬牙皁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因此被列入方劑中。

吹喉七寶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解毒消腫: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痙的功效。吹喉七寶散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嘶失音等症狀,而全蠍可以有效緩解炎症反應,減輕疼痛腫脹。
  2. 通經活絡: 全蠍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咽喉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對於因風寒入侵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全蠍可以起到驅散寒邪、止痛消腫的效果。

吹喉七寶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理喉部疾病,其組成中包含了雄黃。雄黃,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散結、消腫和抗菌作用,在治療喉部疾病上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其成分中含有的硫化物和砷化物,能夠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這對於感染引起的喉部炎症有顯著的療效。此外,雄黃還具備一定的解毒功效,對於改善喉部因熱毒積聚所引發的腫痛有良好效果。在吹喉七寶散的配方中,雄黃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同時也增加了方劑的風味,對病患者有更好的適應性。需要注意的是,雄黃含有一定的毒性,應根據醫師的指導使用,以確保安全與有效。在合理用藥的情況下,雄黃的加入無疑為吹喉七寶散增添了寶貴的療效。

吹喉七寶散中加入硼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吹喉七寶散主要用於治療喉嚨發炎、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等症狀,而硼砂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炎症反應。

二、 收斂生肌: 硼砂亦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加速黏膜組織的修復,減少炎症部位的滲出,幫助傷口癒合。在吹喉七寶散中,硼砂可以輔助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吹喉七寶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 收斂止癢燥濕殺蟲 的功效。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作用,可以 收斂咽喉黏膜,減輕喉嚨的炎症和腫痛,同時也能 止癢,緩解因喉嚨發癢引起的咳嗽。此外,白礬還有燥濕殺蟲的作用,可以 抑制咽喉部位的細菌和病毒,幫助抵抗感染。總之,白礬在吹喉七寶散中,起到收斂止癢、燥濕殺蟲的功效,有效緩解咽喉炎症、止癢和殺菌,促進喉嚨的恢復。

吹喉七寶散中包含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解毒: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吹喉七寶散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外感風熱等症,膽礬在此起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二、 收斂止癢:膽礬亦具有收斂止癢之效,可有效緩解咽喉癢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吹喉七寶散中加入膽礬,可增強方劑的收斂止癢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吹喉七寶散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古文內容主要描述了咽喉腫閉、湯水難下的危急病症,並介紹了雄黃解毒丸的應用。雖然與吹喉七寶散名稱不同,但可以推測,古人運用吹喉散的思路也與此類似,皆是以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為主要治療方向。

吹喉七寶散中:

  • 芒硝、硼砂、膠礬 皆具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之效,可直達病所,迅速緩解咽喉紅腫疼痛的症狀。
  • 豬牙皁清熱利咽、解毒消腫,有助於打開咽喉通道,使痰涎易於排出。
  • 全蠍 則能 通絡止痛、散結解毒,可針對咽喉腫痛引發的疼痛症狀,並有助於消散腫結。
  • 雄黃 雖有毒性,但適量外用可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對於頑固性咽喉炎症可能有效。
  • 白礬 則有 收斂止血、防腐消毒 之效,有助於控制咽喉炎症,防止其進一步擴散。

綜合以上分析,吹喉七寶散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結解毒 的功效,從而治療咽喉腫痛等症狀,特別是針對那些 紅腫熱痛明顯、伴有痰涎壅盛 的病症。

古籍印證

古文提及的「咽喉潰爛,以珍珠散上之即好」,也間接印證了吹喉散的治療思路。珍珠散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口腔及咽喉的潰瘍。因此,吹喉七寶散作為治療咽喉腫痛的初期或急性階段的方劑,與珍珠散作為後期收斂修復的方劑,二者可以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古文又指出「若痰涎壅盛,喉間內外腫閉,湯水難下,病勢危急...」,與吹喉七寶散之古代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單雙乳蛾,喉痹,纏喉。」相符。

總結

吹喉七寶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治療方向,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迅速緩解咽喉紅腫疼痛、痰涎壅盛等症狀,適用於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等喉部疾病的急性期。

傳統服藥法


火消、牙皂、全蠍、雄黃、硼砂、白礬、膽礬。上為細末。
吹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乳腺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咽喉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吹喉七寶散, 出處:《金鑑》卷四十三。 組成:火消、牙皂、全蠍、雄黃、硼砂、白礬、膽礬。 主治:咽喉腫痛,單雙乳蛾,喉痹,纏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