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暑三白散
JIE SHU SAN BA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解暑三白散」方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能利水滲濕,清熱解暑。夏季暑熱易傷津液,導致體內濕熱內蘊,出現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澤瀉利水滲濕,有助於排出體內濕熱,清熱解暑,緩解暑熱所致的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白扁豆、滑石等,共同起到清熱解暑、利水滲濕的作用。
解暑三白散中的白朮,主要功效在於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其加入方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暑熱傷脾:暑濕之邪容易侵犯脾胃,導致脾氣虛弱,出現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白朮能補脾益氣,健運脾胃,幫助脾臟恢復運化功能,緩解暑熱對脾胃的損傷。
二、清暑利濕:白朮具有燥濕利水的功效,能將體內暑溼之邪排出體外,緩解暑熱引起的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白朮的加入不僅可以健脾益氣,更能清暑利濕,協同其他藥材,有效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
「解暑三白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茯苓健脾利濕,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溼代謝,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
- 清熱除煩: 茯苓入心經,具有清心除煩的作用。夏季高溫容易引起心煩意亂、口渴心燥等症狀。茯苓清心除煩,可以安神定志,緩解暑熱引起的煩躁情緒,使人身心舒暢。
主治功效
解暑三白散
解暑三白散為中藥方劑,由澤瀉、白朮、茯苓組成,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固表止汗、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澤瀉能通行小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澤瀉能清熱利尿,是中醫學中之澀精止遺要藥,主治遺精、早洩等男性疾病。澤瀉含多種有效成分,如澤瀉苷、澤瀉素等,能促進骨骼和肌肉組織細胞分裂和生長,提高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起到強筋骨的作用。澤瀉亦可止嘔,具平肝瀉火、疏通腸胃之效,可緩解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調節神經系統,減輕胃部不適、噁心感。
-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功效與主治
- **冒暑伏熱:**在炎熱的夏天遭受暑熱之氣。
- **引飲過多:**過度喝水。
- **陰陽氣逆:**陰氣和陽氣失衡,導致身體機能紊亂。
- **霍亂嘔吐:**一種急性腸胃炎,會引起腹瀉、嘔吐。
- **小便不利:**排尿困難或尿量減少。
- **臟腑不調:**身體內臟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作。
- **惡心頭暈:**感到噁心、頭暈目眩。
結論
解暑三白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固表止汗、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它主要用於治療冒暑伏熱、引飲過多、陰陽氣逆、霍亂嘔吐、小便不利、臟腑不調、惡心頭暈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澤瀉、白朮、白茯苓各等分。
上(口父)咀。每服半兩,水1盞,加生薑5片,燈心十莖,煎8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三白散(《本草綱目》卷十九)、解暑三白飲(《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請諮詢醫生或中醫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解暑三白散, 出處:《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 組成:澤瀉、白朮、白茯苓各等分。 主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陰陽氣逆,霍亂嘔吐,小便不利,臟腑不調,惡心頭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