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滲濕飲

JIAN PI SHEN SH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2%
腎經 9%
胃經 7%
膀胱經 5%
心包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氣健脾:人參為補氣藥,能益氣補脾,改善脾胃虛弱,增強運化水濕的能力。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停聚,導致身體濕氣過重,而人參可以補益脾氣,幫助脾臟更好地運化水濕,達到滲濕利水之效。
  2. 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濕邪為外邪之一,人參的扶正作用可以抵擋濕邪的入侵,從根本上改善濕氣過重的問題。

綜上所述,人參在健脾滲濕飲中發揮著益氣健脾、扶正祛邪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健脾滲濕飲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其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濕邪困脾導致的脾虛不運;燥濕利水則能祛除體內濕邪,促進水分代謝,利水消腫;同時,白朮也能固表止汗,減少濕邪入侵。

因此,白朮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提升健脾滲濕飲的整體功效。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燥濕健脾之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水之功效。其辛散苦燥,能祛除脾胃濕邪健運脾陽促進水濕運化

同時,蒼朮又能化痰止咳,對於濕濁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多亦有輔助之效。因此,在健脾滲濕飲中加入蒼朮,可加強其祛濕健脾、利水消痰之功效,更有效地解決脾虛濕困之症。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防己,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防己味苦寒,入膀胱、胃經,能利水消腫,對於濕邪困脾、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防己亦可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導致的口苦、舌苔黃膩、小便赤澀等症狀亦有幫助。

因此,在健脾滲濕飲中加入防己,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效果,有效治療脾虛濕困、濕熱蘊結等病症。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帶、解毒殺蟲之效。在健脾滲濕飲中,黃柏主要用於清泄脾胃濕熱。當脾胃濕熱較重時,可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症狀。黃柏清熱燥濕,可消解濕熱,改善脾胃運化,從而達到健脾滲濕的效果。

此外,黃柏亦可兼治帶下,若濕熱下注,可引起白帶過多、顏色異常等症狀,黃柏清熱燥濕,可有效改善帶下異常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活血,疏通經絡: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受阻,常伴隨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濕氣停滯。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濕氣的代謝和排除。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健脾滲濕飲中常配伍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濕藥,而川芎的加入,不僅能促進藥物吸收,還能協同健脾利濕,更有效地改善濕困脾胃的症狀。

健脾滲濕飲中包含陳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能理氣燥濕,健脾和胃。對於脾胃濕困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陳皮能有效改善。

二、 化痰滲濕: 陳皮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將積聚在體內的濕痰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因濕氣過重所導致的咳嗽、痰多、身體沉重等症狀。

因此,陳皮在健脾滲濕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健脾理氣,又能化痰滲濕,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脾胃運化: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則運化失常,濕邪易困。當歸補血活血,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2. 協同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健脾滲濕飲中常配伍茯苓、白朮等健脾燥濕藥,以及澤瀉、車前子等利水滲濕藥。當歸加入其中,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物吸收和利用率,並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提高整體療效。

健脾滲濕飲中包含茯苓,其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其利水滲濕之性,可有效改善脾胃濕氣過重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症狀。
  2. 和中化濕:茯苓還能和中化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達到健脾利濕的效果。

茯苓在健脾滲濕飲中與其他藥材相配伍,能有效改善脾虛濕困之症,達到健脾利濕、化濕止瀉的功效。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木瓜,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健脾消食: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健脾消食之效。其含有的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改善濕氣阻滯脾胃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

二、舒筋活絡:木瓜還具有一定的舒筋活絡功效,有助於改善濕氣所導致的肢體痠麻、沉重等不適。此外,木瓜中的營養成分也有助於增強體質,提升抵抗力,對於濕邪入侵人體的預防也有一定幫助。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健脾助運: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發陽氣之效,能解除肝氣鬱結,使脾胃氣機通暢,有助於脾胃運化水濕,從而達到健脾滲濕的效果。
  2. 清熱利濕,化解濕邪:柴胡兼具清熱利濕之效,可清泄肝膽濕熱,並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化解體內濕邪,達到滲濕利水之目的。

因此,柴胡的加入,不僅能疏肝理氣,健脾助運,更能清熱利濕,化解濕邪,對於健脾滲濕的療效起到重要作用。

健脾滲濕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健脾滲濕飲中常有較多辛燥之品,例如茯苓、澤瀉等,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對脾胃的負擔。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解毒抗炎的功效,與健脾滲濕飲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達到健脾利濕、消腫止痛的目的。例如,甘草與茯苓、澤瀉等藥物共同使用,能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更有效地去除體內濕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健脾滲濕飲 」

中藥方劑「 健脾滲濕飲 」,由以下藥材組成:

  •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益智安神等功效。

  •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 蒼朮:性溫,味苦,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等功效。

  •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疏通經絡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化痰等功效。

  • 川芎:性溫,味辛、苦,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活血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歸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斂瘡止血等功效。

  • 木瓜:性溫,味甘、酸,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益胃、化濕止瀉、舒筋活絡等功效。

功效

「 健脾滲濕飲 」具有健脾利濕、除濕化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

主治:小兒患上瘡瘍,在初起時,會出現紅腫疼痛的症狀,有的時候是濕毒向下蔓延引起的,有的時候則是環跳穴疼痛引起的。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分,白朮5分,蒼朮5分,防己(酒拌)5分,黃柏(炒)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當歸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鐵器)3分,柴胡梢3分,甘草3分。
小便澀,加牛膝;身痛,加羌活。
加生薑,水煎服;如3-5劑不退,加桂少許,酒煎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健脾滲濕飲,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二。 組成:人參5分,白朮5分,蒼朮5分,防己(酒拌)5分,黃柏(炒)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當歸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鐵器)3分,柴胡梢3分,甘草3分。 主治:小兒瘡瘍初起,焮腫作痛,或濕毒下注,或環跳穴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