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丸

清化丸

QING HU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7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18%
腎經 18%
心經 10%
脾經 7%
肝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化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清化丸多用於熱邪壅肺、痰熱互結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川貝母可清熱化痰,解除肺熱痰阻,使呼吸通暢。
  2. 宣肺止咳: 川貝母入肺經,可宣肺氣,利肺降氣,有助於緩解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同時,川貝母還能潤肺止咳,減輕肺部的炎症反應,改善咳嗽症狀。

清化丸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清化丸多用於治療熱證,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熱病心煩等,知母可清泄肺熱,緩解熱象,起到降火的作用。
  2. 滋陰潤肺: 知母同時能滋陰潤肺,緩解燥熱引起的肺燥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清化丸中常搭配其他滋陰潤肺的藥材,如麥冬、沙參等,共同發揮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清化丸是一款具清熱解毒、化痰舒喘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巴豆,這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巴豆具強烈的通便作用,對於治療因痰濕積聚而引起的呼吸道症狀具有良好效果。巴豆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痰濕,從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此外,巴豆還具有消腫止痛的特性,能有效減輕因痰濕引發的胸悶及不適感。雖然巴豆有其療效,但因其性烈,對於體虛者或孕婦不宜使用,因此在用藥時需要謹慎考量其適應症。整體而言,清化丸中加入巴豆,使其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時,不僅能夠加速痰液排出,還能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這正是其配方設計的一個重要考量。透過合理的組合,清化丸能夠在清理呼吸道同時,促進整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化丸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傳統功效主治

清化丸於古代典籍記載主治"火刑肺金,咳嗽喘急",即因火熱之邪灼傷肺臟(肺屬五行之金,火刑金即火熱傷肺),導致咳嗽、氣喘急促之症。此方主要針對肺熱壅盛,灼津成痰,痰熱阻肺之證候。

組成藥物分析

主要藥物

  1. 川貝母

    • 性味苦甘微寒,歸肺經
    •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
    • 適用於肺熱燥咳、痰黃黏稠之症
    • 本藥為方中君藥,主清肺化痰
  2. 杏仁

    • 性味苦微溫,歸肺、大腸經
    • 功效: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苦杏仁能降氣止咳,尤適於肺氣上逆之咳喘
    • 與貝母協同增強化痰止咳之效,為臣藥
  3. 青黛

    • 性味鹹寒,歸肝、肺經
    •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 其色青入肝,能清肝火以防"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 寒性強於貝母,助清肺肝之熱,為佐藥

組成輔料

  • 沙糖:甘緩和中,潤肺止咳,助藥力緩釋
  • 薑汁:溫中止嘔,防諸藥過於寒涼傷胃
  • 蒸餅:賦形劑兼健脾和胃之功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化痰
    貝母清肺化痰為主,青黛清熱解毒為輔,共同針對"火刑肺金"之病機,清除肺中熱邪,化解熱痰。

  2. 降氣止咳
    杏仁苦降肺氣,配伍貝母之潤肺,形成宣降相因之勢,使肺氣得以肅降,緩解咳喘。

  3. 整體制衡
    青黛清肝熱有"治未病"之意,防肝火犯肺;薑汁制約全方寒性,使藥性不致過寒而傷陽。

  4. 給藥途徑
    "噙化"(含服)之法使藥效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對肺部病變有局部治療效果。

綜合評價

此方為治療肺熱咳嗽之小方,組成簡潔而力專,針對痰熱阻肺之證有清化之功。其特點在於:

  • 清熱與化痰並重
  • 直接肺肝同治
  • 寒溫配伍得當
  • 給藥方式合理 實為古代治療肺熱咳喘之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貝母、杏仁、青黛。
上為末,沙糖入薑汁泡蒸餅為丸,如彈子大。
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肺結核扁桃腺炎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鏈球菌性咽喉炎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急性會厭炎骨質疏鬆症咳嗽咽喉痛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清化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五。 組成:燈籠草(炒)。 主治:熱嗽及咽痛。

清化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組成:貝母1兩,知母1兩,巴豆20粒。 主治:火刑肺金,咳嗽喘急。

清化丸, 出處:《證治寶鑑》卷六。 組成:黃芩、沉香、明礬、皂角、青礞石、半夏、茯苓、陳皮、枳實、枳殼、炮南星、薄荷。 主治:下氣消痰。主治:虛勞。

清化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成:貝母、杏仁、青黛。 主治:肺鬱痰喘嗽,睡不安寧;梅核氣。燥痰粘結喉頭.咳逆無痰,喉間如含炙臠,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