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魂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扶正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清魂湯多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神經衰弱等症,人參可補益元氣,扶正祛邪,增強患者抵抗力,有利於恢復神志清醒。
二、 配伍增效:清魂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芪、茯苓等也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人參與之相配伍,可互相增效,提高整體療效。同時,人參還能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
清魂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消腫止痛之功效。當人體遭受風熱之邪侵襲,出現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狀時,荊芥可通過發汗解表,驅散風熱,達到清利頭目、改善頭部不適的效果。此外,荊芥還具有解毒消腫之效,可配合其他藥物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腫脹等症狀。因此,清魂湯中加入荊芥,可有效緩解風熱引起的頭部不適,達到清利頭目、改善神志的作用。
清魂湯中包含澤蘭,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澤蘭氣味辛溫,入肝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頭暈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澤蘭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經期不順、痛經等症狀有幫助。
因此,澤蘭在清魂湯中可協同其他藥材,疏肝解鬱、活血化瘀,改善因肝氣鬱結或血瘀所致的頭暈、頭痛、胸悶、脅痛等症狀,達到清心解鬱、寧神安魂的功效。
清魂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清魂湯常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頭昏腦脹、鼻塞流涕等症,而川芎可有效疏散風寒,緩解頭痛症狀。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川芎還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風寒頭痛常伴有頭痛部位局部氣血瘀滯,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疼痛。
清魂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清魂湯中可能含有性寒或性燥的藥物,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平衡藥物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的功效。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健脾益氣、潤肺止咳、緩解疼痛等功效,與清魂湯中的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增強藥物整體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魂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清魂湯主治「産後惡露未盡,血虛肝旺,內風暴舉,發爲眩暈,不省人事者」。此證屬產後氣血虧虛,肝血不足,肝陽上亢而化風,風陽上擾清空,故見眩暈、神昏等症。方中諸藥配合,旨在養血平肝、清熱祛濕、息風止暈,使血得養、風得息、濕熱得清,則神魂自安。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補血調血,養肝息風
- 當歸梢:善入血分,養血活血,助產後惡露排出。
- 紅花:少量使用,活血通經而不傷正,助當歸梢調血。
- 五味子:酸斂養陰,收斂浮陽,安定神魂,防肝陽暴亢。
2. 清肝膽濕熱,降火息風
- 柴胡:疏肝解郁,調暢氣機,防止肝郁化火。
- 草龍膽:清瀉肝膽實火濕熱,防內風挾熱上擾。
- 酒黃柏:清熱燥濕,尤善清下焦濕熱,與龍膽協同降火。
3. 升清降濁,調理氣機
- 升麻:少量配合柴胡升舉清陽,使清氣上升則眩暈自止。
- 澤瀉、茯苓:利水滲濕,導濕熱下行,使濁陰下降。
4. 祛風通絡,斂汗固表
- 羌活:祛風勝濕,疏通經絡,防風邪內擾。
- 麻黃根:斂汗固表,防產後氣虛汗多傷陰。
- 漢防己:祛風濕,利水消腫,助澤瀉、茯苓除濕。
5. 調和諸藥
- 生甘草:調和藥性,清熱解毒,緩和其他苦寒藥之性。
整體治療邏輯
本方組合特點為「養血不忘祛濕,清熱兼顧息風」,以當歸、紅花養血活血治本;柴胡、龍膽、黃柏清肝膽濕熱以抑肝陽;羌活、防己祛風勝濕;升麻、澤瀉升降相因;五味子、麻黃根收斂固攝防陽氣外越。全方標本兼治,共奏養血平肝、清熱祛濕、息風定眩之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2錢,生甘草2錢,酒黃柏2錢,升麻1錢5分,澤瀉1錢5分,當歸梢1錢,羌活1錢,麻黃根1錢,漢防己1錢,草龍膽1錢,茯苓1錢,紅花少許,五味子20個。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
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忌酒、濕面、房事。
柴胡勝濕湯(原書同卷)、青紅湯(普濟方)卷三○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魂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魂湯, 出處:《喉科心法》卷下。 組成:真人參1錢(另炖衝),黑荊芥1錢5分,澤蘭葉3錢,炙甘草8分,撫川芎3錢。 主治:産後惡露未盡,血虛肝旺,內風暴舉,發爲眩暈,不省人事者。
清魂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柴胡2錢,生甘草2錢,酒黃柏2錢,升麻1錢5分,澤瀉1錢5分,當歸梢1錢,羌活1錢,麻黃根1錢,漢防己1錢,草龍膽1錢,茯苓1錢,紅花少許,五味子20個。 主治:兩外腎冷,兩脾陰汗,前陰痿,陰囊濕癢臊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