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吃力伽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利用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效。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燥濕利水,可排除體內濕氣,利水消腫;止汗固表,則能收斂腠理,防止汗出過多。
因此,白朮在吃力伽丸中,可起到健脾胃、除濕氣、固表止汗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吃力伽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活血化瘀: 硃砂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然而,硃砂具有毒性,需嚴格控制使用劑量,且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吃力伽丸中含有麝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能通竅開鬱,醒神止痛。對於因氣血阻滯、經絡不通而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
因此,吃力伽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吃力伽丸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止瀉:訶子味酸澀,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汗之效。吃力伽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等症狀,而訶子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 降氣止嘔:訶子還具有降氣止嘔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引起的嘔吐,訶子能降胃氣,止嘔止逆,配合其他藥物,緩解嘔吐症狀。
總而言之,吃力伽丸中加入訶子,利用其收斂止瀉、降氣止嘔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氣逆上衝等症狀的作用。
吃力伽丸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吃力伽丸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疼痛、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症。香附能夠疏通肝氣,緩解肝鬱所致的氣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調理脾胃,健脾消食:香附也能健脾消食,對於脾胃功能不佳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吃力伽丸中加入香附,可以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增強藥效。
吃力伽丸方中加入沉香,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補脾腎,助陽氣: 沉香性溫,入脾、腎二經,能溫補脾腎陽氣,對於脾腎虛寒所致的陽氣不足、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
2. 行氣止痛,降逆止嘔: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能疏通氣機,緩解胃腸氣滯所引起的腹痛、嘔吐等不適。
因此,沉香在吃力伽丸中,不僅能溫補脾腎,還可行氣止痛,助於改善消化系統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吃力伽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吃力伽丸主要用於治療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症,木香可以幫助理氣消積,緩解胃腸不適,起到止痛的作用。
- 燥濕健脾: 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吃力伽丸可能針對脾胃濕氣重、消化不良的情況,而木香可以乾燥濕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吃力伽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溫中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可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改善消化功能。
2.溫腎助陽: 丁香亦可溫腎助陽,對於腎陽不足、陽虛氣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丁香可起到溫腎壯陽、固本培元的作用,提升機體的陽氣,改善體質。
吃力伽丸中包含安息香,主要由於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 止痛化瘀: 安息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其揮發油成分能穿透皮膚,達到深層組織,有效舒緩肌肉痠痛,減輕炎症反應。
- 溫肺止咳: 安息香亦能溫肺化痰,對於寒性咳嗽、氣喘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其辛溫性可溫暖肺氣,驅散寒邪,促進痰液排出。
因此,在吃力伽丸中添加安息香,旨在透過其止痛化瘀、溫肺止咳的特性,緩解患者因勞累、寒邪入侵等原因引起的相關症狀。
吃力伽丸方劑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檀香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對於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導致的失眠、健忘、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 行氣止痛,溫脾止瀉:檀香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溫脾止瀉功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吃力伽丸中加入檀香,旨在通過其芳香開竅、行氣止痛等作用,提升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吃力伽丸中加入蓽茇,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 蓽茇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吃力伽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蓽茇可溫脾胃,散寒止痛,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症狀。
- 行氣止痛: 蓽茇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吃力伽丸中常加入其他行氣止痛的藥物,與蓽茇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疼痛,促進氣血流通。
吃力伽丸方劑中含有犀角,其主要原因在於古人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吐血、衄血等症狀。
犀角因其稀缺珍貴,被視為珍貴藥材,醫家常將其列入方劑中,以期發揮其藥效。然而,隨著犀牛數量急劇減少,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作為藥材,應採用其他藥物替代,以保護野生動物。
吃力伽丸方劑中包含蘇合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行氣止痛:蘇合香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吃力伽丸主治胸悶氣短、心悸不寧、疼痛難忍等症,蘇合香可疏通氣血,緩解胸痛及心悸,改善氣短難受之狀。
二、 芳香開竅:蘇合香氣味芳香濃鬱,可開竅醒神,並能提振精神,緩解疲勞。吃力伽丸用於治療因氣血瘀滯或心氣不足所致的胸痛、心悸、氣短等症狀,蘇合香的芳香開竅之性,可輔助藥效,提升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吃力伽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圍廣泛,以「閉證」為核心,涵蓋以下病機:
- 外邪內閉:如「中風、中氣」或「中寒氣閉」,因風寒痰濁壅塞清竅,導致猝然昏倒、牙關緊急。
- 氣滯痰阻:如「痰壅氣閉」或「時疫霍亂」,痰濕瘀阻氣機,胸痞腹痛、欲吐瀉不得,甚而昏厥。
- 氣血逆亂:心腹猝痛、昏閉,與氣機驟然鬱閉,血脈不通相關。
整體以「開竅醒神、行氣化痰」為治則,適用於實證、閉證(邪盛而正未虛),針對急性病症的氣滯、痰凝、寒閉等證型。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的配伍以「芳香走竄」為特色,藥物可分四類:
1. 芳香開竅,醒神辟穢
- 麝香、蘇合香、安息香、腦香(龍腦):辛香烈性,直透經絡,開竅醒神,破除穢濁之氣。
- 熏陸香(乳香)、白檀香:兼能活血行氣,助麝香通閉解鬱。
2. 行氣解鬱,調暢氣機
- 香附子、青木香、沈香:疏肝理氣,降逆止痛,針對氣滯胸腹痞悶。
- 丁子香(丁香)、蓽茇:溫中散寒,行氣止嘔,緩解霍亂腹痛。
3. 化痰固脫,兼顧正氣
- 訶梨勒皮(訶子):收斂肺氣,防芳香藥耗散過度,協調「散」與「收」。
- 吃力伽(白朮):健脾燥濕,固護中焦,避免香燥藥傷脾胃。
4. 清熱鎮驚,涼血解毒
- 犀角、光明砂(硃砂):犀角清心涼血,化解熱毒;硃砂鎮心安神,定驚止痙。
治療原理
- 以「香藥」為主導,利用其辛散之性,速開壅閉之竅,破除痰瘀氣滯。
- 兼顧「寒熱平衡」:犀角、硃砂清熱,丁香、蓽茇溫中,使方劑不過偏。
- 配伍「補瀉兼施」:白朮、訶子固護正氣,避免開竅藥過耗元氣。
此方體現「急則治標」思路,針對閉證的複雜病機(氣、痰、寒、熱交雜),通過多層次配伍達到「通閉解鬱」之效。
傳統服藥法
吃力伽(即白朮)、光明砂(研)、麝香(當門子)、訶梨勒皮、香附子(中白)、沈香(重者)、青木香、丁子香、安息香、白檀香、蓽茇(上者)、犀角各一兩、熏陸香、蘇合香、腦香各半兩。
芳香開竅,行氣止痛,順氣化痰,解鬱開竅。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臘(月合)之,藏於密器中,勿令泄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吃力伽丸, 出處:《外台》卷十三引《廣濟方》。 組成:吃力伽(即白朮)一兩、光明砂(研)一兩、麝香(當門子)一兩、訶梨勒皮一兩、香附子(中白)一兩、沉香(重者)一兩、青木香一兩、丁子香一兩、安息香一兩、白檀香一兩、蓽茇(上者)一兩、犀角一兩、熏陸香半兩、蘇合香半兩、腦香半兩。 主治:芳香開竅,行氣止痛,順氣化痰,解鬱開竅。主治:中風、中氣,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或中寒氣閉,心腹猝痛,甚則昏厥;或痰壅氣閉,突然昏迷,以及時疫霍亂.腹痛胸痞,欲吐瀉不得,甚則昏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