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

CHENG QI JIAN SAN HUANG ZHU YE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大腸經 13%
肺經 11%
脾經 11%
肝經 11%
心經 10%
三焦經 6%
腎經 5%
小腸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枳實味苦酸,性寒,具有瀉熱通便、消積導滯之效。與大黃、芒硝等峻下之品配合,可加強瀉熱通便之效,更有效地清除腸道積熱,緩解熱結便祕。
  2. 行氣消積:枳實還有行氣消積的作用。對於熱結兼有氣滯者,枳實可助大黃瀉熱通便,同時還能行氣消積,緩解腹部脹滿不適,使通便效果更佳。

因此,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枳實,可增強瀉熱通便的功效,並能行氣消積,更加全面地治療熱結便祕,效果更佳。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厚朴,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散結: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此方用於治療熱結於腸胃,熱盛氣滯,導致腹痛便祕、嘔吐、胸悶等症狀。厚朴可行氣散結,助於疏通腸胃氣機,使熱邪得以降解,消除腹痛。

2. 調和脾胃: 厚朴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因熱結導致的胃氣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厚朴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黃連等配合使用,可更好地調節脾胃功能,促進病患恢復健康。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之效。此方以三黃瀉火,但若火毒鬱結,難以排出,則需藉助大黃的強力瀉下作用,將熱毒從大腸排出,達到清熱解毒、通腑泄熱的效果。
  2. 引藥入腑: 大黃苦寒,善於引藥入腑,可促進三黃藥力深入腸道,更有效地清熱解毒,同時也避免三黃藥性過於猛烈,造成腸胃損傷。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包含芒硝,主要是因為其瀉熱通便的功效。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等功效。在該方劑中,芒硝與黃芩、黃連、黃柏三黃藥合用,加強瀉火解毒的作用,配合竹葉、石膏清熱瀉火,整體起到清熱瀉火、通腑泄熱的作用,以治療熱盛便祕、煩躁不安、口渴便祕等症狀。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此方證型為熱盛傷津,表現為高熱、煩躁、口渴、便祕等,石膏可以清熱瀉火,解除熱毒,緩解患者的症狀。
  2. 解毒清熱:三黃指黃芩、黃連、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但其苦寒之性較為峻烈,容易損傷脾胃。石膏可以緩和三黃的苦寒之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傷害,同時更能有效地清熱解毒。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知母味苦寒,性寒涼,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之功效。此方以瀉熱為主,加入知母可更有效地清泄熱毒,並兼顧滋陰降火,避免單純瀉熱傷陰。
  2. 配合石膏清熱解毒: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知母與石膏相伍,清熱解毒之效更強,且知母的滋陰作用可防止石膏過寒傷陰。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此方劑旨在治療熱盛煩躁,神昏譫語等症狀。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熱盛之症,並輔助瀉熱通便。
  2. 制止熱毒耗氣: 三黃包括黃芩、黃連、黃柏,均性寒,若僅用三黃清熱,易造成寒涼過度,耗傷正氣。黃連味苦,可引熱下行,同時又能起到瀉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平衡了方劑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度耗傷正氣。

總而言之,黃連的加入既能清熱瀉火,又能制止熱毒耗氣,使方劑在清熱解毒的同時,又能保護人體正氣,達到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最佳效果。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瀉火,除煩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解毒的功效。方劑中以大黃、芒硝瀉熱通便,黃柏則可進一步清熱解毒,降低體內熱毒,避免毒邪入血。

2. 抑制炎症,利濕止痛: 黃柏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腸道炎症,減輕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黃柏也能利濕止痛,配合其他藥物改善濕熱蘊結,達到治療腸胃炎的目的。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含有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此方主治熱毒熾盛,熱入營血,或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渴脣乾,舌苔黃厚,脈洪數等症狀。黃芩能清熱解毒,與石膏、竹葉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2. 解毒護心: 黃芩有解毒護心之功,可緩解熱毒入心所致的心煩、失眠、心悸等症狀,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瀉火: 此方以瀉下為主,但病機兼有熱證,梔子苦寒,善於清熱瀉火,可與大黃、黃芩等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除體內熱邪。

2. 涼血解毒: 方中加入竹葉石膏,旨在清熱解毒,而梔子亦有涼血解毒功效,二者相配,可更有效地清熱涼血,緩解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總之,梔子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清熱瀉火的效果,又能配合其他藥物涼血解毒,使治療更加全面,更有利於患者康復。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方中以大黃、黃芩、黃連、石膏等寒涼藥為主,容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寒涼藥對脾胃的損傷,防止藥物過於峻猛,達到藥物協調作用。
  2. 增強療效:甘草與大黃相配,能增強大黃瀉下的作用,並能緩解大黃的燥性,使瀉下更為平和。此外,甘草還具有解毒、抗炎等作用,能增強整體療效,使治療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又稱承氣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出自《傷寒雜病論》,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瀉下通便、利尿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盛型疾病。

甘草

味甘性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

味苦性寒,入大腸、胃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厚樸

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黃柏

味苦性寒,入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黃連

味苦性寒,入心、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

味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芒硝

味苦鹹性寒,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石膏

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知母

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枳實

味酸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

梔子

味苦性寒,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退腫、利尿通淋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毒、腫痛、出血等症。

總結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瀉下通便、利尿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盛型疾病。方中各藥物配伍使用,相輔相成,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枳實1錢,厚朴2錢,大黃3錢,樸消2錢,石膏5錢,知母1錢,黃連7分,黃柏7分,黃芩7分,山梔仁1錢,甘草5分。
去積熱瘴毒。
上作一服。加竹葉七片,水煎,空心服,通利三五次,以白粥補。熱深者,二服方能通利,在臨時消息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九。 組成:枳實1錢,厚朴2錢,大黃3錢,朴消2錢,石膏5錢,知母1錢,黃連7分,黃柏7分,黃芩7分,山梔仁1錢,甘草5分。 主治:去積熱瘴毒。主治:過食煎煿醬面等厚味,而感嵐瘴之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