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藥琥珀散
MEI YAO HU P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沒藥琥珀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並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 與琥珀相輔相成: 琥珀性平,味甘、酸,歸心、肝經。其具有安神定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與沒藥搭配使用,可加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並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綜上,沒藥在沒藥琥珀散中,起到了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並與琥珀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沒藥琥珀散中加入紅花,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其藥性溫和,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沒藥琥珀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紅花加入其中,有助於加速瘀血消散,促進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提升整體療效。
沒藥琥珀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原因有二:
- 收斂固澀: 烏梅味酸性收斂,能固澀止瀉,對於脾胃虛弱、滑泄不止的患者,能有效收斂腸道,減少腹瀉。
- 生津止渴: 烏梅性寒,能生津止渴,對於熱病煩渴、口乾舌燥等症狀,能有效補充津液,緩解口渴。
烏梅與其他藥材搭配,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止瀉、生津止渴的功效。
沒藥琥珀散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蘇木性味苦、甘、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與方中沒藥、琥珀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情況。
- 清熱解毒: 蘇木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方中其他藥材,共同清除體內熱毒,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蘇木的加入能有效提升沒藥琥珀散的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功效,使其更能針對瘀血腫痛、熱毒傷口等病症。
沒藥琥珀散方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消散腫脹,減輕疼痛。
- 安神定驚,改善心神不寧:琥珀性平,入心經,能安神定驚,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其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興奮與抑制趨於平衡,達到安神定驚之效。
因此,沒藥琥珀散中加入琥珀,可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並安神定驚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沒藥琥珀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凝滯,同時滋養血脈,增強血液的營養功能,有助於緩解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沒藥琥珀散中其他藥材如沒藥、琥珀等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但性偏燥熱。加入當歸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燥熱傷陰,同時還能增強補血活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沒藥琥珀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沒藥琥珀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沒藥琥珀散中其他藥材如沒藥、琥珀、乳香等,也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川芎與這些藥材相配伍,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沒藥琥珀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沒藥琥珀散方中,沒藥、琥珀等藥性較燥烈,容易造成脾胃不適。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可以避免藥性過於猛烈,減輕對脾胃的刺激。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與沒藥、琥珀等藥物配伍,可以增強補氣止痛、活血化瘀的療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沒藥琥珀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婦人氣血虛寒,臍腹脹滿,月水不通」,其病機核心為氣血虛弱兼寒凝瘀阻。氣虛則推動無力,血虛則經脈失養,寒邪內侵則凝滯氣血,導致胞宮失溫、經脈瘀堵,表現為月經閉止、臍腹冷脹。方中藥物組合共奏溫通散寒、活血化瘀之效,使氣血得充、瘀滯得除,月事自下。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化瘀
- 沒藥、琥珀:為方名主藥,沒藥擅散瘀止痛,琥珀活血通經兼安神,兩者相須為用,直達血分破除瘀滯。
- 紅花、蘇木、凌霄花:紅花活血通經,蘇木散瘀消腫,凌霄花破血行瘀,三藥助主藥強化逐瘀之力,針對經閉腹痛。
補血調經
- 當歸、川芎: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兩藥為「血中氣藥」,既可養血潤脈,又能推動血行,改善氣血虛弱之本。
散寒收斂
- 烏梅肉、生薑:烏梅酸收,與生薑辛散相配,一收一散調和氣機,烏梅兼緩急止痛,生薑溫中散寒,共解臍腹冷脹。
和中緩急
- 甘草:生用清熱兼緩急,調和諸藥,防止活血過猛傷正。
三、配伍邏輯與方義
全方以「通補兼施」、「溫散並行」為特點:
- 攻邪:集中破血藥(如凌霄花、紅花)與散瘀藥(沒藥、琥珀)攻克瘀阻,針對「月水不通」之標。
- 扶正:當歸、川芎補血行血,奠定氣血基礎,改善「氣血虛寒」之本。
- 調節:烏梅、生薑調節寒熱,甘草和中,使藥性趨於平和。
此方結構體現「祛瘀不傷正,補虛不留瘀」的治療思想,契合婦人氣血虛瘀交雜的複雜病機。
傳統服藥法
沒藥1分(別研),凌霄花1兩,紅花1兩,烏梅肉半兩,蘇木節半兩,琥珀(別研)半兩,當歸(洗,焙)半兩,川芎1分,甘草1錢(生用)。
上為細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烏梅1枚,同煎至7分,空心、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沒藥琥珀散是一首中藥方劑,在使用時一定要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沒藥琥珀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組成:沒藥1分(别研),淩霄花1兩,紅花1兩,烏梅肉半兩,蘇木節半兩,琥珀(别研)半兩,當歸(洗,焙)半兩,川芎1分,甘草1錢(生用)。 主治:婦人氣血虛寒,臍腹脹滿,月水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