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湯

MA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八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15%
膀胱經 13%
脾經 10%
心經 9%
肝經 7%
腎經 6%
小腸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麻子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防風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麻子湯常用於治療風寒咳嗽、鼻塞流涕等症,防風可以幫助驅散體內風寒,緩解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防風性溫和,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協調,並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麻子湯方劑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經脈,散寒止痛:麻子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肌表,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桂枝性溫,具有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溫散寒邪,改善血液循環,緩解麻木疼痛。
  2. 調和營衛,協同其他藥物:麻子湯中其他藥物如麻黃、附子等,偏於溫散寒邪,而桂枝則能調和營衛,使藥性更為平和,減少燥熱之弊,並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因此,桂枝在麻子湯中起到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以及調和營衛、協同其他藥物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麻子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中散寒:麻子湯以溫腎散寒為主要功效,生薑性溫,入肺、脾、胃經,可溫中散寒、止嘔逆,有助於提升藥效,使藥力溫和而不燥烈,避免寒邪傷及正氣。
  2. 調和藥性:方中藥材多屬寒涼,生薑辛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發揮更好的療效。

生薑在麻子湯中,起到溫中散寒、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佳,更適合患者的體質。

麻子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之效。麻子湯主治風熱毒盛,咽喉腫痛,口渴煩躁等症,石膏可清熱解毒,降火消腫,緩解患者的症狀。
  2. 涼血止血:石膏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風熱引起的出血症狀,如鼻衄、牙齦出血等,也有較好的療效。麻子湯中加入石膏,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麻子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滯: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解鬱、行氣消積的功效。麻子湯以治痰飲為主,而痰飲多因氣滯痰凝所致,橘皮可以疏肝理氣,促進氣機運行,使痰飲得以降解。
  2. 降逆止嘔:橘皮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麻子湯治療痰飲,常伴有胸悶氣短、噁心嘔吐等症狀。橘皮可以降逆止嘔,緩解患者不適,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麻子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解表,發散風寒: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散風寒之功效。麻子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症狀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畏寒肢冷等,麻黃可有效驅散外邪,解除表寒,使患者恢復健康。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麻子湯中除麻黃外,還含有其他藥材,例如杏仁、桂枝等,共同作用於肺經,發揮協同作用,增強宣肺解表之效,達到治療風寒感冒之目的。

麻子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的作用。麻子湯本身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為目的,淡竹葉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利濕之效,有助於消除體內熱邪,促進濕氣排出。
  2. 解毒涼血: 淡竹葉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涼血作用,可以緩解麻疹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麻疹病機為熱毒壅盛,淡竹葉的加入可以輔助清熱解毒,並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緩解病情的發展。

麻子湯中加入蔥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助麻黃散寒解表,促進汗液排出,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
  2. 宣通鼻竅:蔥白可疏散風寒,並可辛散鼻竅,有助於改善鼻塞、流涕等風寒感冒的症狀,提高藥效。

因此,麻子湯中加入蔥白,可起到協同藥效,增強療效的作用,是藥方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麻子湯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是利用其解表散寒的功效。淡豆豉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

麻子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症狀包括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身痛等。淡豆豉與麻黃、桂枝等藥物配合,可有效散寒解表,緩解風寒感冒的症狀。此外,淡豆豉還可促進汗液排出,有助於驅除體內寒邪。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麻子湯」

麻子湯,是由麻黃、桂枝、生薑、石膏、橘皮、淡竹葉、防風、蔥白、淡豆豉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利尿的功效。主治大風,即風邪侵襲人體,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頭痛、發熱、惡寒、肌肉痠痛、鼻塞、流涕等。

麻黃: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桂枝:溫辛,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生薑:辛溫,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蔥白:辛溫,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

淡豆豉:辛甘,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消食化積。

淡竹葉:寒甘,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

防風:溫苦,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石膏:寒甘,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

橘皮:苦辛,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總結

麻子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利尿的功效,主治大風,即風邪侵襲人體,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頭痛、發熱、惡寒、肌肉痠痛、鼻塞、流涕等。麻子湯是由麻黃、桂枝、生薑、石膏、橘皮、淡竹葉、防風、蔥白、淡豆豉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在使用時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麻子湯具有發汗解表、疏風散寒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麻子湯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相關疾病


半身不遂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咳嗽全身性水腫多痰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麻子湯, 出處:《外台》卷四注文引《肘後方》。 組成:麻子1升,豉1升,牡鼠屎11枚。 主治:熱病復。

麻子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一。 組成:麻子5升,商陸1斤,防風3兩,附子1兩,赤小豆3升。 主治:遍身浮腫。

麻子湯,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麻子1升,桂心2兩,人參2兩,阿膠1兩,紫菀1兩,生薑3兩,乾地黃4兩,桑白皮1斤,餳1斤。 主治:肺氣不足,咳唾膿血,氣短不得卧。

麻子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秋麻子3升(淨擇,水漬1宿),防風2兩,桂心2兩,生薑2兩,石膏(用綿裹)2兩,橘皮2兩,麻黃3兩,竹葉1握,蔥白1握,香豉1合。 主治:大風。

麻子湯, 出處:《外台》卷十四引《廣濟方》。 組成:大麻子1升(淨擇,水漬1宿),麻黃(去節)3兩,防風3兩,生薑3兩,橘皮3兩,荊芥3兩,川芎3兩,桂心2兩,石膏5兩(碎,綿裹),竹葉(洗)1握,蔥白1握,豉心1合,蜀椒30枚(汗,去目),杜仲5兩,獨活4兩。 主治:偏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