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溫中生薑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止嘔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溫中散寒的作用。
2. 促進消化:生薑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消化功能,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症狀,生薑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總而言之,生薑在溫中生薑湯中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溫中生薑湯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助生薑驅寒止嘔。 桂枝性溫,入心、脾經,有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的功效。與生薑相輔相成,增強溫中散寒之效,更能溫暖脾胃,緩解寒邪引起的嘔吐。
二、 調和氣血,改善寒凝氣滯。 桂枝能調和氣血,使氣血流通,改善寒凝氣滯,有利於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進一步增強溫中止嘔的療效。
溫中生薑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生薑性溫,辛散,可溫中散寒,但容易燥烈。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生薑燥性過強的功效,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燥傷脾胃。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的作用,與生薑搭配,可更有效地溫中散寒,緩解寒邪引起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提高藥效。
在中藥方劑「溫中生薑湯」中加入麻黃,主要是利用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麻黃能夠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對於治療風寒感冒、哮喘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相關症狀。
溫中生薑湯中加入橘皮,是為了其 理氣和中 的功效。
橘皮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疏肝解鬱、和胃止嘔的功效。在溫中生薑湯中,橘皮與生薑、紅糖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有效緩解因寒邪侵襲、氣機阻滯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此外,橘皮還能 促進消化,使藥物更易於吸收,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中生薑湯」,主要成分是:生薑、桂枝、甘草、麻黃、橘皮。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
溫中生薑湯具有溫中散寒、益氣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咳嗽氣喘,寒戰發熱,鼻流清涕,頭痛身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生薑1斤,桂心4兩,甘草3兩,麻黃3兩,橘皮4兩。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2升半。分3服。先煎麻黃2沸,去沫,然後入諸藥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中生薑湯性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易出汗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中生薑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生薑1斤,桂心4兩,甘草3兩,麻黃3兩,橘皮4兩。 主治:肺虛寒,羸瘦緩弱,戦掉噓吸,胸滿肺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