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甘草湯

JU PI GAN C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三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22%
心經 11%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橘皮甘草湯中的橘皮,主要功用為行氣消脹、止咳化痰。

行氣消脹: 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能理氣化痰,消食止痛,對於胸腹脹滿、胃氣不舒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止咳化痰: 橘皮能宣肺化痰,對於風寒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橘皮與甘草配伍,一則相輔相成,甘草能緩解橘皮的燥性,使藥效更溫和;二則相生相剋,甘草能調和橘皮的辛散之性,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

橘皮甘草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中降逆: 橘皮理氣,甘草和中,二者合用可緩解氣機阻滯,使氣機升降有序。生薑性溫,能溫中止嘔,配合橘皮甘草,更能增強降逆止嘔之效。

2. 溫脾胃: 生薑溫中散寒,可緩解脾胃寒涼,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生薑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功能,使藥效更易於吸收。

橘皮甘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橘皮性溫,味辛苦,善於理氣止咳,但略帶燥性。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燥烈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緩和橘皮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與橘皮配合,能更有效地理氣止咳,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同時,甘草還能增強橘皮的止咳化痰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橘皮甘草湯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橘皮甘草湯,根據《雞峯普濟方》、《金匱玉函要略述義》等古籍記載,主要用於治療中暑,其典型症狀表現為:

  • 身大熱,背微惡寒:全身發熱,但背部有輕微怕冷的感覺。
  • 心中煩悶:心中煩躁,難以安寧。
  • 時時欲嘔:時常感到噁心,想嘔吐。
  • 渴不能飲:口渴,但喝不下水。
  • 頭目昏痛:頭暈眼花,頭部疼痛。
  • 惡見日光:不喜歡看到陽光。
  • 遇涼稍清:遇到涼爽的環境,症狀稍有緩解。
  • 起居如故:日常活動基本正常。
  • 脈虛大而數:脈象呈現虛弱、洪大且跳動頻率加快的狀態。

此外,《外臺祕要》、《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等亦提及本方可用於嘔吐、胃氣不和、心腹氣痛、膨脹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橘皮甘草湯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其組方配伍,以及各藥物的藥理作用上:

  1. 橘皮:理氣化痰,和胃止噯
    • 橘皮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
    • 中暑時,常因暑濕之邪困阻脾胃,導致氣機不暢,出現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橘皮能疏理脾胃之氣,化解濕痰,從而緩解上述不適。
    • 其辛味能散,苦味能降,溫性可調和中焦,故能和胃止噯。
  2. 生薑:解表散寒,溫胃止噁
    • 生薑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之功效。
    • 中暑時,患者雖有發熱,但往往會伴有背部微惡寒的症狀,此乃暑邪夾寒所致。生薑能發散表邪,驅散寒氣,緩解惡寒症狀。
    • 同時,生薑的溫胃止嘔作用亦能對抗因暑熱犯胃引起的噁心、嘔吐。
  3. 甘草:調和諸藥
    • 甘草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調和藥性之功效。
    • 在此方中,甘草的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使各藥物的藥效能夠更好地發揮,並減緩藥物的偏性,使之更平和。
    • 此外,甘草的補氣作用也有助於恢復因中暑而耗傷的氣機。

綜合分析:

橘皮、生薑、甘草三藥合用,橘皮理氣化痰、生薑解表散寒、甘草調和諸藥,共同發揮理氣和中、解表散寒、化濕解暑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中暑的目的。此方針對中暑病機,抓住暑邪夾濕、氣機不暢、脾胃失和之關鍵,選藥精當,配伍合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從古籍的記載可知,橘皮甘草湯除了治療中暑,還可用於治療因脾胃氣機不和導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狀。這也說明瞭本方具有較廣泛的適用範圍。

傳統服藥法


橘皮3兩,生薑2兩,甘草1兩。
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一半,去滓,分3次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期間服用。
  • 本方有緩急止痛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服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瘧疾嗜眠症(嗜睡症)四肢麻痺癱瘓嘔吐眼睛模糊身體沉重四肢痿軟無力四肢感到疼痛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甘草湯, 出處:《肘後方》卷二。 組成:甘草1兩,升麻半兩,生薑3兩,橘皮2兩。 主治:傷寒嘔噦不止,病源伏熱在胃,令人胸滿則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亦可致噦。

橘皮甘草湯,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橘皮3兩,生薑2兩,甘草1兩。 主治:中暑。身大熱,背微惡寒,心中煩悶,時時欲嘔,渴不能飲,頭目昏痛,惡見日光,遇涼稍清,起居如故,其脈虛大而數。

橘皮甘草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十二。 組成:橘皮(生用)1兩,甘草(炙)1兩,厚朴(去皮,薑汁制)1兩,羌活2錢半,防風2錢半,肉豆蔻2錢半,茯苓2錢半,川芎半兩,吳茱萸1錢。 主治:脾臟不和,瀉痢,瘧疾,腹痛,下部無力,體重足痿,腳下痛,飲食中滿,四肢不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