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薑湯

JU JIA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7.3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6%
肺經 36%
胃經 27%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橘薑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止咳:橘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其揮發油中的橙皮苷能抑制氣管平滑肌痙攣,減輕咳嗽症狀。
  2. 溫中散寒:橘皮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與薑片搭配,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

橘薑湯中包含生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之效。橘薑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生薑的溫中散寒功效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上述症狀。
  2. 和胃止嘔: 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並可抑制胃腸蠕動,起到止嘔的作用。橘薑湯中加入生薑,可緩解因寒邪侵襲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達到和胃止嘔的效果。

主治功效


橘薑湯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中記載多種治療霍亂後煩躁不安的方劑,其中橘薑湯以其簡潔的組成和顯著的療效備受關注。本文將深入分析橘薑湯的治療原理,並探討其在古時應用中的主治功效。

方劑組成

橘薑湯由兩味藥組成:

  • 陳橘皮:一兩,需湯浸去白,焙乾。
  • 生薑:二兩

主治功效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橘薑湯主要用於治療 霍亂後煩躁臥不安。霍亂是一種急性腸胃疾病,常伴隨劇烈的嘔吐、腹瀉,導致體液大量流失,陰陽失調。患者在霍亂後往往會出現煩躁、失眠、無法安臥等症狀。橘薑湯正是針對這些症狀而設。

治療原理分析

橘薑湯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 理氣和胃,化痰止嘔: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其主要功效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能有效改善因脾胃氣機不暢引起的胸膈滿悶、消化不良等症狀。霍亂後,脾胃功能虛弱,氣機不順,容易產生痰濁,橘皮在此起到疏理氣機、化解痰濁的作用。

  2. 溫中散寒,止嘔安神: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其主要功效是溫中散寒、解表發汗,能有效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霍亂後,患者體內往往正氣虛弱,容易感受寒邪,導致陽氣不足。生薑的溫中散寒作用,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同時亦有止嘔的作用。

  3. 協同作用:橘皮的理氣和胃與生薑的溫中散寒相結合,能夠共同作用,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調和氣機,使患者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霍亂後出現的煩躁、臥不安等症狀。

  4. 醋的加入: 古方中加入少許醋,醋味酸,性溫,歸肝、胃經,具有收斂固澀,活血散瘀的功效。在橘薑湯中少用醋,或能幫助收斂過度散失的體液,同時亦有助於藥物吸收。

綜合分析

橘薑湯的治療思路是圍繞霍亂後患者的氣機紊亂和脾胃虛弱兩個主要問題展開。通過橘皮的理氣健脾,生薑的溫中散寒,共同作用,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氣機調暢,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安神定驚,改善煩躁、失眠的症狀。

總而言之,橘薑湯看似簡單,但其組方嚴謹,配伍精當,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古時用於治療霍亂後煩躁不安的症狀,而其治療原理亦可為後世臨牀應用提供參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心情煩燥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橘薑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 組成: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生薑2兩。 主治:霍亂後,煩躁,卧不安。小兒痢後虛,手足心熱,痢縱未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