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飲

DAN ZHU YE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19%
心經 15%
脾經 15%
肝經 6%
腎經 6%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淡竹葉飲中包含淡竹葉,乃因其藥性清熱利尿,解暑除煩。

淡竹葉味甘、淡,性涼,入心、肺、胃經。其藥效主要體現在清熱利尿、除煩解暑、生津止渴等方面。在方劑中,淡竹葉能清解暑熱,利尿排毒,對於熱病煩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此外,淡竹葉還具有清心安神、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熱病心煩、失眠多夢、咳嗽痰多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淡竹葉飲中加入橘皮,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 理氣行氣,助淡竹葉清熱利尿: 淡竹葉性寒,善於清熱利尿,但其清熱之力偏於涼燥,易傷脾胃。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之效。二者配伍,既能增強淡竹葉的清熱利尿作用,又能溫脾和胃,防止寒涼傷脾。
  2. 調和氣味,增進口感: 淡竹葉飲中其他藥材如淡竹葉、滑石等,味偏苦寒,口感較差。橘皮味辛香,加入後可調和藥味,使其更易入口,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

淡竹葉飲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淡竹葉飲主要用於治療暑熱傷津、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而紫蘇葉的加入可以幫助驅散外寒,促進汗出,緩解暑熱症狀。
  2. 和中理氣:紫蘇葉具有行氣寬中、消食和胃的功效。淡竹葉飲中常加入一些清熱利濕的藥物,如淡竹葉、滑石等,容易造成脾胃寒涼,而紫蘇葉的加入可以溫和脾胃,避免藥物過寒,起到和中理氣的作用。

淡竹葉飲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淡竹葉飲主治暑熱傷津、心煩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效,能助淡竹葉清熱利濕,共同解決暑濕困脾所致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2. 益氣固表: 白朮還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可補益脾氣,提升人體抵抗力,防止暑濕之邪侵襲,從根本上預防疾病的發生,增強淡竹葉飲的治療效果。

淡竹葉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淡竹葉性寒涼,甘草性甘平,兩者搭配可緩解淡竹葉的寒性,使藥性更溫和,避免寒涼之性傷脾胃。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解疼痛、補氣益脾等作用,與淡竹葉的清熱利濕、除煩止渴功效相輔相成,可以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甘草的加入,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提升藥效,使淡竹葉飲更適合患者服用。

淡竹葉飲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其辛溫發散,宣肺解表之效。蔥白性溫,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通陽開竅之功,可助淡竹葉清熱解暑、利尿除濕之效。

蔥白與淡竹葉配伍,一辛溫發散,一清熱利濕,相輔相成,可增強解表利濕之功效,尤其適用於暑濕之邪襲表,兼見發熱、頭痛、口渴、小便不利等症。

淡竹葉飲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清熱除煩、利尿通淋。方中雖然強調淡竹葉為主要成分,但亦配伍了多種其他草藥以增強療效或協調各藥之間的作用。其中加入桂枝,主要取其辛溫之性質,能散寒解表、溫經通陽。在淡竹葉飲這樣的清熱方劑中加入桂枝,目的在於調和寒熱,防止因過度清熱而損傷人體的陽氣。此外,桂枝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到達病灶部位,增強整體治療效果。因此,桂枝在淡竹葉飲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通過平衡藥物的寒熱屬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兼顧保護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

淡竹葉飲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淡竹葉飲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症,如發熱、口渴、煩躁、尿赤等。石膏能清熱解暑,降火止渴,配合淡竹葉、麥冬等藥材,共同達到清熱生津、解暑利尿的效果。
  2. 配伍增效: 石膏與淡竹葉、麥冬等藥材配伍,互相促進藥效。石膏能清熱瀉火,降火止渴,而淡竹葉則清熱利尿,麥冬能滋陰生津。三者相合,能更加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生津止渴,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淡竹葉飲中包含杏仁,主要是因為杏仁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大腸經。其性味平和,不寒不燥,能有效緩解肺熱咳嗽、痰多喘促等症狀。與淡竹葉、竹茹等清熱利濕、降火止渴的藥材搭配,可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清熱解暑、止咳化痰的效果。

此外,杏仁還可以潤腸通便,有助於改善因熱邪導致的便祕問題,進一步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淡竹葉飲」

淡竹葉飲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由淡竹葉、橘皮、紫蘇葉、白朮、甘草、蔥白、桂枝、石膏、杏仁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大腸熱甚、脅滿、掌中熱等症狀。

淡竹葉飲組成中藥材介紹: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2. **杏仁:**性溫味苦,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3.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4. **白朮:**性溫味苦,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6. **淡竹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7.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8.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9.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淡竹葉飲」具有清熱瀉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大腸熱甚、脅滿、掌中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淡竹葉(切)3升,橘皮3兩,乾蘇葉3兩,白朮4兩,甘草1兩(炙),蔥白(切)1升,桂心1兩,石膏6兩(碎),杏仁60枚(去皮尖,熬)。
上以水1鬥2升,先煮竹葉,取1鬥,去滓,澄清,取9升,下諸藥,煮取3升,續去滓,分3服;若須利下,納芒消3兩。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淡竹葉飲, 出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組成:淡竹葉(切)3升,橘皮3兩,乾蘇葉3兩,白朮4兩,甘草1兩(炙),蔥白(切)1升,桂心1兩,石膏6兩(碎),杏仁60枚(去皮尖,熬)。 主治:大腸熱甚,脅滿,掌中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