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之功效。癰疽常因肝氣鬱結、熱毒壅滯而生,柴胡能疏肝理氣,使氣機疏暢,並清熱解毒,從而消散腫毒。
- 引藥入營,直達病所:柴胡性升,能引藥入營血,直達病所。癰疽常深在肌膚,柴胡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消癰湯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夏枯草性寒,味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柴胡消癰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癰腫,而夏枯草可以清熱解毒,並散結消腫,輔助柴胡、連翹等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疏肝理氣,行氣活血: 夏枯草還具有一定的疏肝理氣、行氣活血的作用,可以輔助柴胡疏肝解鬱,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消散癰腫。
總之,夏枯草在柴胡消癰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肝理氣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柴胡消癰湯中包含紫花地丁,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對於癰疽瘡瘍、乳癰、瘰癧等熱毒壅盛之症,可與柴胡、黃芩等藥物相配伍,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促進瘡瘍潰破,消散腫毒。
二、 涼血止血: 紫花地丁亦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蘊結導致的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等,能起到輔助止血的作用。在柴胡消癰湯中,紫花地丁的加入有助於清熱涼血,防止熱毒內陷,進一步消散癰腫。
柴胡消癰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在於:
-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癰瘍多為熱毒熾盛所致,黃芩可清熱解毒,消散腫痛。
- 涼血止血:黃芩還具涼血止血之功,對於熱毒攻伐血分,導致出血者,黃芩可起到止血的作用。
柴胡消癰湯以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解毒,佐以其他藥物,共奏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之效。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柴胡之燥性: 柴胡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但亦帶有燥性。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具有斂陰、柔肝、止痛之功效,可緩解柴胡的燥性,避免傷陰。
2. 促進藥效發揮: 白芍能養血柔肝,與柴胡搭配,可更有效地疏肝解鬱,消散腫毒。同時,白芍可起到鎮痛作用,減輕癰瘍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腫散結: 芒硝性寒,味鹹苦,入肝、胃經,具有瀉熱解毒、軟堅散結之效。癰疽初起,局部紅腫熱痛,芒硝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促進膿液排出。
二、 引藥入瘍: 芒硝質地潤滑,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瘡瘍部位,增強藥效,促進傷口癒合。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菊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並輔助柴胡疏肝解鬱,共同達到消癰散結的目的。
- 涼血止痛: 菊花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並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創傷癒合。同時,菊花還能清肝明目,輔助柴胡治療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赤腫痛。
因此,菊花在柴胡消癰湯中起着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輔助作用,增強藥效,促進病症康復。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鬱金性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柴胡消癰湯主要用於治療癰疽腫毒,鬱金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力量,幫助消散腫毒,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癰疽腫毒多因熱毒瘀滯所致,鬱金的活血化瘀作用可幫助清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程的恢復。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癰疽多因熱毒蘊結所致,大黃可清熱解毒,並促進腸道蠕動,將毒素排出體外,輔助柴胡疏肝解鬱、清熱解毒。
- 引導藥力下行,消腫散結:癰疽多位於皮肉,大黃入腸,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柴胡、當歸等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加速消腫散結,促進傷口癒合。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半夏,是為了化痰散結,清熱解毒。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癰疽多因濕熱內蘊,阻塞經絡,導致局部腫痛。半夏可化解痰濁,疏通經絡,使熱毒得以外泄,消散腫痛。此外,半夏亦可清熱解毒,輔助柴胡、黃芩等藥物清熱解毒,達到消癰止痛的效果。
柴胡消癰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柴胡消癰湯以柴胡、黃芩等苦寒藥為主,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其苦寒之性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能緩解藥物苦寒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
- 增強藥效,促進療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協調,發揮最佳療效。同時,甘草具有解毒、抗炎作用,能增強柴胡消癰湯的解毒消腫功效,促進瘡瘍的癒合。
主治功效
柴胡消癰湯
柴胡消癰湯是傳統中藥中的一味湯劑,用於治療膽道感染,癰瘍型(膿毒型)。本方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柴胡、夏枯草、紫花地丁、黃芩、白芍、芒硝、菊花、鬱金、大黃、半夏、甘草,各味藥材的功效如下: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肝膽濕熱等症狀。
- 夏枯草: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風濕關節炎、骨質疏鬆、腎虛腰膝酸軟、虛弱疲勞、肝熱目赤腫痛,及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也用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及貧血、月經不調等症,以及發熱、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 紫花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清熱解毒,有助於淨化血液,改善皮膚狀況,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疾病。清熱瀉火,能瀉火降溫,調體內溫度,緩熱性疾病,如口瘡、熱淋病等。利水消腫,調節體液代謝,排出多餘水分所致,常治水腫、浮腫、尿路感染。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芒硝:性質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菊花可以治療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菊花的主要成分為類黃酮、黃酮、芳香油、揮發油和菊色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鎮靜和鎮痛等作用。
-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功效。鬱金辛散性味有助於活血止痛、行氣解鬱。鬱金性苦辛,味寒,歸肺、肝、脾經,能清肝降火、行氣止血。鬱金性寒,味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鬱金性溫,溫能祛寒,寒去則腐肉自消;又因其味苦,苦能燥濕,濕去則腐肉不生。鬱金通於肝膽心脾四經,辛開苦降,長於理氣行氣,和營活血,能疏肝解鬱,除濕利膽。鬱金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利於人體腸胃蠕動與分泌,可消除腸胃氣滯、胸脹、噫氣等問題。鬱金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清熱退黃之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柴胡消癰湯」以柴胡為君藥,輔以夏枯草、紫花地丁、黃芩、白芍、芒硝、菊花、鬱金、大黃、半夏、甘草等藥材,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健脾益氣等功效。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膽道感染,癰瘍型(膿毒型)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10~20克,夏枯草10克,紫地丁10克,3顆針10克,黃芩5-10克,白芍5-10克,芒消5~10克,野菊花5克,鬱金3-5克,大黃3-5克,法半夏3-5克,甘草3-5克。
熱重,重用柴胡、黃芩,選加紫地丁、野菊花、黃連;大熱、大渴、脈洪大者,加石膏、知母、天花粉、鮮蘆根;濕重,重用茵陳、鬱金、金錢草、梔子、大黃;痛重,加玄胡、川楝子;嘔吐,
清熱解毒,通里瀉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月經量多者慎用。
- 本方有緩急止痛作用,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消癰湯, 出處:《古今名方》。 組成:柴胡10~20g,夏枯草10g,紫地丁10g,三顆針10g,黃芩5~10g,白芍5~10g,芒消5~10g,野菊花5g,鬱金3~5g,大黃3~5g,法半夏3~5g,甘草3~5g。 主治:清熱解毒,通裏瀉火。主治:膽道感染,癰瘍型(膿毒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