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益湯
JIA JIAN BU Y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補益湯」中包含黃耆,主要是因為黃耆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與方劑的補益作用相契合。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能補中益氣、升舉陽氣,對於氣虛乏力、面色蒼白、自汗盜汗、脾胃虛弱等症狀有較佳的改善效果。同時,黃耆還有促進細胞增殖、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對於體虛者、術後恢復、慢性病患者都有益。因此,黃耆的加入不僅能補益氣血,更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與方劑的整體療效相輔相成。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其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此方多用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乏力倦怠,心悸氣短等症,人參能補益氣血,改善患者的體質,增強其抵抗力。
- 扶正固本: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於一些氣虛體弱,易感風寒的患者,人參能扶正固本,增強自身免疫力,改善其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
總而言之,人參在加減補益湯中起到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有助於增強患者體質,改善病症。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其具補血養血、活血化瘀之功效。方劑中若有血虛、血瘀等症狀,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活血的作用,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 調經止痛: 當歸亦有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方劑中若有此類症狀,加入當歸可起到調理月經、緩解痛經的作用。
因此,當歸在「加減補益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用量,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在於其補脾健脾之效。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利水消腫等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虛氣弱,則運化失職,易致水濕停滯,出現食少乏力、腹脹便溏、四肢倦怠等症狀。
白朮能補益脾氣,增強其運化能力,使水濕得以代謝,同時也能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症狀。因此,在「加減補益湯」中加入白朮,可起到補脾益氣、健脾化濕的作用,增強整體療效。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行氣解鬱、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幫助脾胃運化,促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中藥方劑中,各藥材之間相互作用,有時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陳皮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能使藥效更柔和,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或寒涼,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加減補益湯」中加入陳皮,能有效增強藥效,使藥物更適合患者的體質,提高治療效果。
「加減補益湯」方劑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升陽舉陷:升麻性微寒,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舉陷之效。若患者出現風熱表證,如發熱、頭痛、惡風、鼻塞、口渴等,升麻可疏解表邪,清熱解表,並能升發陽氣,振奮脾胃,改善氣虛所致的頭昏眼花、倦怠乏力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升麻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如與柴胡、葛根等藥物配合,可增強疏散風熱的效果;與人參、黃芪等藥物配合,可增強益氣升陽的功效。因此,在「加減補益湯」中加入升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高療效。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花椒,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 溫經散寒: 花椒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對於寒性體質引起的脾胃虛寒、腹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 花椒入肝經,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疼痛。
因此,在「加減補益湯」中加入花椒,能夠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幫助改善患者的寒性體質,並緩解其相關的症狀。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烏梅,主要是為了其收斂固澀、生津止渴的功效。
烏梅性酸,味甘,入肝、肺經,具有收斂止瀉、生津止渴、清熱安神等作用。當方劑中存在脾胃虛弱、津液不足、氣血虧虛等症狀時,烏梅可以收斂脾胃,固澀止瀉,生津止渴,補充津液,進一步增強補益效果。
此外,烏梅的酸味還能中和藥性,使方劑更加平和,避免過於燥熱或寒涼。因此,烏梅在「加減補益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增強補益效果,又能調節藥性,使方劑更加完善。
「加減補益湯」方劑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若患者因寒邪入侵,導致脾胃虛寒,出現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洩瀉等症狀,則可加入吳茱萸,溫中散寒,調理脾胃,緩解疼痛。
- 溫腎助陽:吳茱萸亦有溫腎助陽之效。若患者腎陽不足,出現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則可加入吳茱萸,溫補腎陽,改善症狀。
因此,「加減補益湯」中加入吳茱萸,不僅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更可溫腎助陽,以達到補益脾腎、溫中散寒之效。
「加減補益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若方劑中存在熱症,如心煩失眠、口渴口苦等,加入黃連可以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使患者症狀得到緩解。
- 制約藥性:黃連的寒性可以制約方劑中其他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因藥性過於燥烈而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
「加減補益湯」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作為方劑中的「使藥」,甘草能調和各藥材的性味,使藥效更協調,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輕對人體的副作用。
- 補益脾胃: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補益湯多用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的病症,添加甘草能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功能,提高藥效的吸收利用率。
總而言之,甘草在「加減補益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補益脾胃,使方劑整體功效更完善,對人體更有益。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補益湯 」成分與功效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 加減補益湯 」,由甘草、白朮、陳皮、花椒、當歸、黃連、黃耆、人參、升麻、烏梅、吳茱萸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陰陽失調、氣血虧虛、肢體麻木、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盜汗自汗、腰膝痠軟、神疲乏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1錢5分,人參1錢5分,歸身1錢,炙甘草5分,焦朮1錢,陳皮5分,升麻3分,川椒20粒,烏梅2個,吳萸3分,川連3分(均炒)。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補益湯, 出處:《胎産秘書》。 組成:黃耆1錢5分,人參1錢5分,歸身1錢,炙甘草5分,焦朮1錢,陳皮5分,升麻3分,川椒20粒,烏梅2個,吳萸3分,川連3分(均炒)。 主治:産後陰門發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