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母補中湯的組成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效。二母補中湯以滋補為主,但亦需兼顧清熱瀉火,以防補過於燥熱,故加入知母以平衡藥性。
- 配伍相宜:知母與二母湯中的其他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相配伍,能更好地發揮滋陰清熱、養血補虛之功效。知母可清熱降火,防止其他藥材滋補過度而引起燥熱,同時又能潤燥生津,配合其他藥材更好地滋養陰液。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二母補中湯以補氣補血為主,加入川貝母可平衡補氣之燥性,避免燥熱傷肺,並可清解肺熱,化解痰濁,改善咳嗽氣喘等症狀。
- 輔助止咳: 二母補中湯主要治療脾虛氣弱所致的咳嗽,而川貝母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輔助主藥,增強止咳效果,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二母補中湯以人參為君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二母補中湯旨在補益氣血、固本培元,而人參的補氣作用恰好能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
- 調和藥性:二母補中湯中包含有較寒涼的藥材,例如黃柏、知母等,而人參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人參在二母補中湯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僅能補氣固本,更能調和藥性,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加顯著。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幫助吸收營養,改善因脾虛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 扶正祛邪: 二母補中湯以補脾胃、溫腎陽為治則,白朮的健脾益氣之功可提升正氣,同時也能協助藥物有效地作用於病竈,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因此,白朮在二母補中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補益脾腎、溫陽利水之功效。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黃耆,乃因其補氣固表之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方中以二母(白芍、赤芍)為君藥,滋陰養血,而黃耆則佐以補氣,使氣血雙補,達到益氣養陰、扶正祛邪之效。同時,黃耆亦可固表止汗,有助於防止氣血外泄,更能提升補中之效。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二母補中湯以滋陰補腎為主,但其中也含有溫燥的藥材,如熟地黃、山藥等。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 緩解毒性: 藥材中常帶有微毒,甘草具有解毒功效,能緩解藥材的毒性,降低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同時,甘草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藥效更顯著。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二母補中湯本身以補氣健脾為主,而當歸的加入則能補足氣血,使補益效果更佳。
- 調和藥性: 當歸性溫,能緩和藥性,避免其他藥材過於寒涼或燥熱,使其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利用。同時,當歸能引導其他藥材深入血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效。二母補中湯常用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陳皮的理氣健脾作用可助藥力更好地到達脾胃,提高藥效。
- 調和藥性:二母補中湯中含有黃芪、黨參等甘溫補氣的藥物,陳皮的辛溫之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藥性偏燥,避免燥氣傷陰。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升陽舉陷: 升麻性微寒,入肺、脾經,具有升陽舉陷之功。二母補中湯主要用於脾腎陽虛,氣血不足,導致中氣下陷、脾胃虛弱等症。升麻可升舉中氣,提振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促進營養吸收。
- 疏散風邪: 升麻亦具疏散風邪之效,可解表散寒,對於因風邪侵襲所致的脾胃失調,亦有輔助治療作用。二母補中湯中加入升麻,可避免藥物過於滋膩,兼顧疏散風邪,使藥效更加全面。
二母補中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作用,可以調節肝氣的疏泄功能,並輔助脾胃的運化。二母補中湯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肝氣鬱結也會影響脾胃運化,加入柴胡可以疏肝理氣,使肝脾協調,更好地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 升清降濁,扶正祛邪:柴胡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以幫助脾胃升清,將津液輸送到上焦,並將濁氣降至下焦。二母補中湯補氣養血,而柴胡的升清降濁作用可以防止補氣過度,導致氣滯血瘀,同時也能幫助機體排除邪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母補中湯」
組成:
- 知母
- 川貝母
- 人參
- 白朮
- 黃耆
- 甘草
- 當歸
- 陳皮
- 升麻
- 柴胡
功效:
- 瘧疾發作時,脈搏細弱無力。
組成介紹: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二母補中湯」由知母、川貝母、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平喘、補益氣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瘧疾發作時,脈搏細弱無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知母、貝母、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瘧疾發作之後服用,不可在發作期間服用。
- 本方有補氣健脾、養陰生津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陰津不足的人服用。
- 本方有和中解表的功效,適合瘧疾發作之後,出現發熱、頭痛、身痛、關節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狀的人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母補中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知母、貝母、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主治:瘧疾發作之後,脈細無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