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豆蔻湯

REN CAN DOU K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肺經 19%
胃經 16%
心經 11%
大腸經 6%
肝經 5%
腎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豆蔻性溫,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二者合用,可補脾胃之氣,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乏力、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
  2. 溫陽散寒:人參具有溫陽散寒之功效,可溫補脾腎陽氣,改善陽氣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豆蔻性溫,也能溫中散寒,兩者相輔相成,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白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導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白荳蔻可以起到溫中散寒,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
  2.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白荳蔻香氣濃鬱,能芳香開竅,醒脾開胃。對於因寒邪阻滯、脾胃氣虛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白荳蔻可以起到醒脾開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因此,人參豆蔻湯中加入白荳蔻,旨在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並兼具醒脾開胃的作用,以達到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等症狀的目的。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消化吸收:白朮性溫燥,味甘苦,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化痰,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人參、豆蔻等藥材的吸收,發揮其補氣理脾、溫中止痛的效果。
  2. 扶正固本,增強藥效:人參豆蔻湯以補氣溫中為主要功效,白朮能健脾益氣,扶正固本,配合人參、豆蔻等藥材,協同增強補益效果,達到治本之效。

白朮的加入,使人參豆蔻湯的組成更為完整,藥效更為顯著。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陳皮,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和胃止嘔的功效。人參豆蔻湯以人參、豆蔻補氣健脾,而陳皮則可以幫助脾胃運化,避免藥物停滯,進而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2. 調和藥性,防止燥熱:人參性溫,豆蔻性辛溫,容易燥熱。陳皮性溫,可以緩解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損傷脾胃。

總之,陳皮在人參豆蔻湯中起到理氣健脾、和胃止嘔,以及調和藥性的作用,使其藥效更佳。

「人參豆蔻湯」方劑中加入「半夏曲」,主要是針對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效。方中人參補氣益脾,豆蔻溫中行氣,若患者脾胃虛寒,痰濕阻滯,導致嘔吐,則半夏曲可與人參、豆蔻相輔相成,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達到止嘔的效果,並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慾。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化濕解暑、行氣止痛之效。人參豆蔻湯常用於脾胃虛寒、濕氣困阻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嘔吐泄瀉等症。藿香的加入,可以芳香化濕,祛除濕邪,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藥效。
  2. 理氣和中: 藿香不僅能化濕,還能理氣和中。人參豆蔻湯中的人參補氣健脾,豆蔻溫中行氣,而藿香能疏散胸中之氣,促進脾胃氣機的正常運行,避免氣滯阻礙藥效發揮,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止嘔: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丁香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與人參、豆蔻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止嘔功效。
  2. 溫腎助陽: 丁香亦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可改善陽虛之症。人參豆蔻湯中加入丁香,可增強補氣溫陽之效,尤其適用於脾腎陽虛的患者。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消積: 厚朴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的功效。人參豆蔻湯以健脾益氣、化濕止瀉為主,厚朴的加入可助於理氣消積,使脾胃氣機通暢,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2. 配合人參: 人參味甘、性溫,補氣益血,但其偏於補氣,容易壅滯氣機。厚朴的加入可與人參相輔相成,避免人參補氣過盛,導致氣機不暢,起到協調作用。

人參豆蔻湯是一張傳統中醫處方,用於調理脾胃氣虛、食慾不振等症狀。該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豆蔻等補氣健脾之品。然而,在某些版本的人參豆蔻湯組成中會加入胡蘿蔔子。胡蘿蔔子在中醫裡並不常見,可能因為其名稱與一般所知的胡蘿蔔有所混淆。若此處確實指的是胡蘿蔔子,則可能基於以下考量:胡蘿蔔子性溫,味甘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能輔助人參豆蔻湯增強溫中和胃的效果。此外,胡蘿蔔子還能消食化積,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具有一定療效。但需注意的是,胡蘿蔔子並非傳統配方中的標準成分,其使用應根據具體情況及醫師指導來決定,以免因誤用而產生不良反應。總體而言,加入胡蘿蔔子的目的在於增強方劑整體的溫中健脾作用,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
  2. 配合人參,益氣養血: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益氣補脾、生津止渴的功效。當歸與人參相配,能協同作用,更好地補益氣血,改善氣血虛弱導致的各種症狀。

人參豆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人參性溫,豆蔻性溫辛,甘草性甘平,能調和人參與豆蔻的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防止燥熱傷陰。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使其藥力更易於發揮,並可緩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藥物的安全性。

總之,甘草在人參豆蔻湯中起着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人參豆蔻湯為一味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包括了人參、白豆蔻等多種中藥材。其中加入石菖蒲的原因主要基於幾個方面。首先,石菖蒲具有醒腦開竅、化濕和胃的功效,能夠幫助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其次,在人參豆蔻湯中,人參與白豆蔻均能補氣健脾,但可能造成氣機壅滯,而石菖蒲能夠順氣化痰,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使整體方劑的作用更加協調。此外,石菖蒲還有助於增強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升整體療效。綜合來看,石菖蒲在人參豆蔻湯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方劑的益氣健脾作用,還通過其獨特的藥性,達到了增效減毒的效果,體現了中醫配伍的智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人參豆蔻湯 」是一種傳統中醫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荳蔻、白朮、陳皮、半夏曲、藿香、丁香、厚朴、胡蘿蔔子、當歸、甘草、石菖蒲等藥材。該方劑具有理氣健脾、行氣止嘔、溫中散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膈噎、嘔吐、腹脹等症狀。

  1. 人參:

    • 性味:甘微苦,微溫。
    • 歸經:脾、肺。
    • 功效: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2. 白荳蔻: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經。
    • 功效: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疏通氣機;解暑除煩,緩解過量飲酒引起的胃腸道不適、頭痛、噁心等症狀。
  3. 白朮: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脾、胃經。
    • 功效: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4. 陳皮:

    • 性味:辛、苦、溫。
    • 歸經:脾、肺經。
    •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5. 半夏曲: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化痰止嘔、降逆止噫、消脹滿、燥濕、利水、行氣。
  6. 藿香:

    • 性味:辛、香、溫。
    • 歸經:脾、肺、胃經。
    • 功效:芳香化濕、解暑除煩、止嘔、行氣止痛、消食化積、化痰止咳。
  7. 丁香: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8. 厚朴: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9. 胡蘿蔔子: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行氣止痛、消脹滿。
  10. 當歸: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肺、肝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11.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12. 石菖蒲:

    • 性味:辛、溫。
    • 歸經:脾、肺、腎經。
    • 功效: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總結:

中藥方劑「 人參豆蔻湯 」是一款具有理氣健脾、行氣止嘔、溫中散寒等功效的傳統藥方。它由人參、白荳蔻、白朮、陳皮、半夏曲、藿香、丁香、厚朴、胡蘿蔔子、當歸、甘草、石菖蒲等藥材組成,常被用於治療膈噎、嘔吐、腹脹等症狀。該方劑的組成成分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在中醫臨牀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白豆蔻0.5兩,縮砂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甘草1兩,川薑4兩,山藥2兩,綿黃耆3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水1盞,鹽1捻,加生薑2片,大棗1個,煎至6分,去滓或和滓通口服;入鹽點亦得,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膈噎證,症見胸膈滿悶,呃逆不止,或嘔吐痰涎,或胸痛引脅,或兼有腹脹便溏等。若患者有痰熱證,可加黃連、黃芩等清熱化痰藥;若患者有氣虛證,可加黃芪、黨參等補氣藥;若患者有脾虛證,可加白扁豆、山藥等健脾益氣藥。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豆蔻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組成:白豆蔻半兩,縮砂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甘草1兩,川薑4兩,山藥2兩,綿黃耆3分。 主治:本虛氣弱,中滿膨悶,不思飲食。

人參豆蔻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四引《局方》。 組成:人參5分,白豆蔻5分,白朮8分,陳皮(去白)8分,半夏曲8分,藿香3分,丁香3分,厚朴(薑炒)8分,蘿蔔子(炒研)8分,當歸8分,甘草(炙)5分,石菖蒲5分。 主治:寬中順氣。主治:膈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