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餅

FU LING B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八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肝經 21%
胃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0%
腎經 7%
大腸經 3%
膀胱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餅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之效。茯苓餅多用於脾虛濕盛、痰濕壅肺等病症,而風寒之邪易於侵襲脾肺,導致氣機阻滯,加重病情。加入防風可疏散風寒,調和營衛,使氣血流通,利於脾肺功能恢復。
  2. 配合茯苓,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防風與茯苓相配,既可疏散風寒,又能利水滲濕,協同作用,加強療效,使痰濕更易排出體外,改善症狀。

茯苓餅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茯苓性平味甘,擅長利水滲濕,而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兩者結合,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達到健脾利濕、益氣固本的效果。

2. 協同增效:人參可促進茯苓的藥效發揮,使茯苓利水滲濕的作用更加顯著。同時,人參的補氣作用也有助於緩解茯苓可能帶來的脾氣虛弱之弊端,提升整體療效。

茯苓餅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腎,增強體質:茯苓餅本身以茯苓為主要成分,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五加皮則具有補腎壯陽、益氣固表的作用,兩者相合,能起到補益脾腎、增強體質的作用,對於脾腎虛弱、體虛乏力者尤為適宜。
  2. 改善茯苓性燥,緩和藥性:茯苓性偏燥,長期服用易耗氣傷陰。五加皮性溫和,能起到緩和茯苓性燥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過度燥烈,提高茯苓餅的安全性。

茯苓餅作為一款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多樣且各具特色。根據記載,茯苓餅的基本成分包括茯苓、白朮、甘草等,而有時配方中也會加入白癬皮。白癬皮,即桑白皮,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根皮,性味甘、寒,歸肺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將白癬皮加入茯苓餅之中,主要是利用其清熱利濕的作用,增強整個方劑調理水濕、健脾利尿的功能。

在臨床應用上,茯苓餅常用於治療因脾虛濕盛所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白癬皮因其能清肺熱、降氣平喘,對於伴有肺熱咳嗽、氣喘等併發症的患者而言,更顯得不可或缺。此外,白癯皮還能夠幫助改善由於濕熱內阻所引起的皮膚問題,如濕疹、癢疹等。總的來說,白癬皮在茯苓餅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該方劑的療效,也擴展了其適用範圍,使其成為一個綜合調理人體水液代謝及改善相關病症的有效藥膳。

茯苓餅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茯苓餅中加入當歸,可以補益氣血,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氣血不足的症狀。
  2. 滋陰潤燥: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當歸可滋陰潤燥,與茯苓搭配,可以有效改善因氣血虧虛、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此,茯苓餅中加入當歸,可有效補益氣血,滋陰潤燥,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功效。

茯苓餅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血瘀所致的胸悶、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茯苓餅本身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加入川芎後,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氣血循環不良、濕氣重等患者有益。

茯苓餅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上多強調健脾利濕、安神等功效。然而,若將丁香樹皮加入茯苓餅之中,這在傳統的茯苓餅配方裡並非常見成分。丁香樹皮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在一些特殊配方中加入丁香樹皮可能是為了增強茯苓餅溫中和胃的功效。

丁香樹皮與茯苓餅其他成分如茯苓、白朮等相配伍,可以協同增效,對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丁香樹皮中的活性成分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對於因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亦有所幫助。此外,丁香樹皮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能夠提升茯苓餅的口感及接受度,使之更易被人們所喜愛。

總體而言,雖然丁香樹皮非傳統茯苓餅的主要成分,但其溫中和胃的功效及提升口感的作用,使得它成為一種值得考慮添加於茯苓餅中的輔助成分。

茯苓餅中加入木瓜,主要考量其健脾消食補氣活血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與木瓜的健脾消食、舒筋活絡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

木瓜中含有的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有助於消化吸收,而其所含的維生素A、C等營養成分,也能補充人體所需,進一步增強體質,改善氣血循環。

因此,茯苓餅中加入木瓜,不僅能提高藥效,更能增強其滋補養生的功效。

茯苓餅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食療方劑,在其組成上通常強調健脾利濕、安神等功效。然而,根據一般的茯苓餅配方,實際上並未見到「皂刺」這一成分的記載。皂刺在中醫藥理中多用於治療膿腫、瘡毒等症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若茯苓餅配方中加入皂刺,可能是基於特殊療效的需求,例如針對需要清熱解毒、改善皮膚問題的人群。

將皂刺納入茯苓餅的配方中,可以利用其藥性來輔助其他成分共同發揮作用。比如,茯苓本身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效果,與皂刺合用,不僅能增強整體的藥膳效果,對於有濕熱內盛、易生膿腫或皮膚病變的情況更加適宜。不過,這種特殊的配方調整應根據個體差異和具體病情而定,最好能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藥物交互作用。

茯苓餅中加入海桐皮,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茯苓的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作用相輔相成。

海桐皮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善於清熱利濕,尤其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療效。而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肺、腎經,擅長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二者合用,既能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又能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茯苓餅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食療方劑,其組成成分多以健脾利濕、養心安神為主。然而在某些配方中加入乳香這種成分,則顯得較為特別。乳香在中醫學中被認為性溫、味苦辛,歸心、肝、脾經,主要功效為活血止痛、消腫生肌。雖然乳香在許多外用或內服治療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的處方中常見,但在茯苓餅這種強調健脾利水的食療方中出現,則有其獨特考量。

從中醫理論來看,乳香能行氣活血,對於脾虛導致的氣滯血瘀有一定調節作用。在茯苓餅的配方中加入少量乳香,不僅能夠幫助改善因水濕內停所引發的局部循環不暢問題,還可增進整體藥膳的芳香開胃效果。此外,乳香亦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因此在茯苓餅中適量使用,對提高人體抵抗力亦有所裨益。總體而言,乳香在此方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及綜合調理的理念。

茯苓餅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中加入沒藥這一成分,主要是基於中醫的藥性理論和臨床實踐效果。在中醫學中,沒藥味苦、性平,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所導致的各類症狀,如胸脹痛、跌打損傷等有良好的療效。

茯苓餅本身強調的是健脾利濕的作用,而加入沒藥之後,不僅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功能,還能幫助改善由於水濕停滯所引起的局部不適或疼痛感。此外,對於長期脾胃功能不佳所導致的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問題,通過活血調理也能間接得到緩解。因此,沒藥在茯苓餅中的應用,是為了讓整個方劑更加全面地對人體產生正面影響,達到調和臟腑、強身健體的目的。

茯苓餅中添加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茯苓餅多以茯苓、蓮子、芡實等滋補藥材為主要成分,加入金銀花可以平衡其滋補之性,避免過於燥熱,有助於清熱解毒,預防上火。

2. 提高藥效: 茯苓餅多用於健脾益氣、寧心安神,而金銀花可輔助其清熱解毒,提高藥效。例如,金銀花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結合茯苓的健脾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引發的感冒發熱、口舌生瘡等問題。

茯苓餅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茯苓性平,甘草亦性平,兩者搭配能調和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茯苓過於寒涼,更利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緩解茯苓的苦味,增加口感,更方便服用。同時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與茯苓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

茯苓餅的組成中包含土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消腫:土茯苓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與茯苓搭配,可增強利水滲濕之力,有效改善水腫、濕氣重的症狀。
  2. 清熱解毒:土茯苓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解濕熱毒邪,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瘡瘍、濕疹等皮膚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茯苓餅中加入土茯苓,不僅利於脾胃運化,更能增強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餅」

茯苓餅,是中醫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防風、人參、五加皮、白癬皮、當歸、川芎、丁香樹皮、木瓜、皁刺、海桐皮、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土茯苓,功效主治四處都有頑固的瘡,化膿潰爛,並且潰爛面很大。

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癬皮

白癬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海桐皮

海桐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絡、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等。

金銀花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沒藥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木瓜

木瓜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乳香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土茯苓

土茯苓性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健脾胃、清熱利尿等功效。

五加皮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傳統代功效。

皁刺

中藥皁刺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茯苓餅 」,主要成分是:防風,人參,五加皮,白癬皮,當歸,川芎,丁香樹皮,木瓜,皁刺,海桐皮,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土茯苓, 主治功效是:四處都有頑固的瘡,化膿潰爛,並且潰爛面很大。

傳統服藥法


防風1錢,人參1錢,五加皮1錢,白鮮皮1錢,當歸1錢,川芎1錢,丁皮1錢,木瓜1錢,皂角刺1錢,海桐皮1錢,乳香1錢,沒藥1錢,金銀花1錢,甘草1錢,土茯苓半斤。
上為細末,將藥末四兩對麥面四兩,水和一處作餅,焙乾熟用。
不拘時候,外將細粗末煎作湯飲。以瘡好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遠近頑瘡,爛不斂口。但本方中含有乳香、沒藥,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餅,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防風1錢,人參1錢,五加皮1錢,白鮮皮1錢,當歸1錢,川芎1錢,丁皮1錢,木瓜1錢,皂角刺1錢,海桐皮1錢,乳香1錢,沒藥1錢,金銀花1錢,甘草1錢,土茯苓半斤。 主治:遠近頑瘡,爛不斂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