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厚朴湯

茯苓厚朴湯

FU LING HOU P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心經 21%
肝經 14%
胃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7%
腎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7%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厚朴湯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濕內停、脾胃氣滯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脹滿、噁心等。在該方劑中,包含了茯苓、厚朴等多種草藥,其中亦加入當歸一味。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經及心包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在許多方劑中作為重要的調和藥物使用。

在茯苓厚朴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是考慮到當歸能夠調和血氣,使整個方劑的作用更加圓融。由於水濕停留易致脾虛,進而影響血液運行,導致氣血不暢,因此,利用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幫助改善因脾虛引起的血瘀問題。此外,當歸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對於改善由水濕氣滯所導致的消化不良、腹部脹滿等症狀有所助益。總體來說,當歸在茯苓厚朴湯中的應用,不僅有助於調節體內的氣血平衡,還能增強整體療效,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茯苓厚朴湯是一張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滯、氣機不暢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胸脘脹滿、食少便溏等。其基本組成包括茯苓、厚朴等多種草藥,而加入川芎這一藥材,則是出於對整體療效與病機考慮。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在茯苓厚朴湯中加入川芎,一方面可以增強整個方劑的行氣作用,幫助疏理因濕滯引起的氣滯;另一方面,川芎能活血化瘀,對於由濕邪阻滯導致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此外,川芎還能調節肝氣,對於脾虛濕盛所伴隨的情緒波動亦有所助益。總體而言,川芎的加入使得茯苓厚朴湯不僅能夠解決濕滯問題,還兼顧了行氣活血的需求,使整張方劑更加完善和全面。

茯苓厚朴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中以茯苓配伍厚朴,厚朴辛散溫通,能燥濕消痰,兩藥合用,可健脾利濕,消痰止咳,適用於脾虛濕困、痰濕壅肺等症。
  2. 利水消腫: 茯苓還有利水消腫之功,可協助厚朴瀉水消腫,對於濕熱蘊結、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腹水等症,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茯苓厚朴湯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燥濕化痰: 厚朴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茯苓厚朴湯用於治療脾虛濕阻,痰濕內停,症見胸脘痞悶,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苔白膩,脈濡緩等,厚朴可燥濕化痰,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
  2. 厚朴行氣止痛: 厚朴可行氣止痛,用於治療胸脘痞悶,腹脹疼痛等症狀。茯苓厚朴湯中的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與厚朴合用,既能燥濕化痰,又能行氣止痛,相輔相成,協同增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茯苓厚朴湯主治「妊娠卒心痛,氣欲絕」,意指孕婦突發劇烈心胸疼痛,伴有氣息微弱、近乎窒息的危急症狀。此證成因多與妊娠期氣血失和、痰濕阻遏或情志抑鬱有關:

  1. 妊娠氣血壅滯:胎兒生長需母體氣血供養,易致氣機升降失調,血行不暢,心脈痹阻而猝痛。
  2. 痰濕上逆:孕後中焦運化力弱,濕聚成痰,痰濕上犯心胸,纏滯氣機,引發心痛。
  3. 肝鬱氣逆:情志不遂致肝氣橫逆,衝心胸而卒痛,甚至氣機驟閉而「欲絕」。

此方以行氣活血、化濕通絡為法,急治標證,兼顧妊娠生理特點,避用破血峻烈之品。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1. 當歸

    • 性味甘辛溫,歸心、肝、脾經。
    • 功能補血活血,調氣止痛,能緩解血虛血瘀所致的心胸刺痛,兼養胎元。
  2. 川芎

    • 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 為「血中氣藥」,善行氣活血、開鬱通竅,破心胸血滯而止猝痛。
  3. 茯苓

    • 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 利水滲濕以化痰飲,寧心安神以定驚悸,針對痰濕蒙蔽心脈之證。
  4. 厚朴(製)

    • 性味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 燥濕下氣,降逆除滿,能疏通中焦氣機,使痰濕下行,緩解氣逆攻心之痛。
  5. 延胡索(後下末)

    • 性味辛微苦溫,歸肝、脾經。
    • 專攻活血行氣止痛,尤善「一身上下諸痛」,協同川芎增強通絡止痛之效。

(二)組方邏輯推導

  • 氣血雙調:當歸補血潤脈,川芎行氣活血,合而疏通心脈瘀滯。
  • 痰濕並治:茯苓滲濕健脾,厚朴降氣化痰,共解濕濁上逆之病機。
  • 標急先顧:延胡索末直接止痛,以「頓服」速效緩解猝痛危候,為急則治標之策。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調氣血、化濕濁、通心脈」三層作用:

  1. 行氣開鬱:厚朴、川芎宣暢氣機,破除鬱阻,使胸中大氣得展。
  2. 活血通絡:當歸、川芎、延胡索協同消散脈絡血瘀,止痛立效。
  3. 祛濕安胎:茯苓健脾利濕,厚朴降濁,絕痰濕之源而不傷胎。

三、適用證機歸納

綜合推斷,此方適於妊娠期氣滯血瘀兼痰濕證,症見:

  • 突發心胸刺痛或絞痛,呼吸窒悶,面色青白。
  • 胸脘痞滿,或泛惡痰涎,舌淡紫苔白膩,脈弦滑或沉澀。

此方兼顧祛邪與護胎,堪為古代妊娠急痛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茯苓、厚朴(制)各等分。
每服5錢,以水3合,煮取1合,以延胡索末1錢,和調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氣喘心絞痛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嘔吐咳嗽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厚朴湯, 出處:《産科發蒙》卷二。 組成:當歸、川芎、茯苓、厚朴(制)各等分。 主治:妊娠卒心痛,氣欲絕。

茯苓厚朴湯, 出處:《醫鈔類編》卷六。 組成:茯苓3錢,厚朴1錢5分,白朮2錢,半夏1錢,枳殼1錢,陳皮1錢,甘草1錢。 主治:虛閉。濁陰之氣上升,裹其痰飲,飲食不進,大便爲氣閉不通,小便清利。

茯苓厚朴湯,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白茯苓(去皮)7錢半,半夏(湯煮透,濾,銼,焙乾)7錢半,甘草3錢(炙),厚朴5錢(去粗皮,銼碎,每1斤用生薑1斤,切薄片,爛杵拌勻,釀1宿,慢火炒乾)。 主治:傷寒傷風夾痰,嘔逆並吐瀉後,喉涎牽響,飲食減少,脾胃氣虛。傷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